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意见的通知


  (二)实施产业化工程,大力提升林业产业水平

  1. 做大种苗产业规模。以如皋苗木基地为核心,新建市级林木良种繁育基地2个,县级中心苗圃6个,新增种苗基地6万亩。引进推广外来树种,提纯复壮本地树种,培育壮大特色高效树种。以花木市场为载体,建立信息发布网站,依托市场组建种苗集团公司,形成种苗、设计、工程一体化,加大市场信息研究开发,指导林农及时调整品种结构,牢牢把握市场。

  2. 做优特色经济林产业。充分发挥南通的产业特色、产业优势和潜在优势,合理利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有利条件,做大做强做优经济林产业。进一步加快全市湖桑、银杏、果品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拓展深度加工,提高附加值。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质应时鲜果,迎接"入世"的挑战。

  3. 做强林产加工业产品。充分利用港口、铁路等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企业。积极做好原料林的配套培育服务,给予宽松的发展环境;充分利用林产品多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度加工,提高利用率,增加综合效益。

  4. 做足森林旅游文章。利用我市滨江临海、狼山省级森林公园,以及江心小岛、10余处江海湿地、200多种珍稀鸟类等特有优势,发展生态旅游。要加快建立一批旅游项目,以狼山森林公园、海门港风情园、启东圆陀角、如东沿海风光带、如皋农家乐为旅游线,以自然生态的大环境、大背景、大绿量,展现江海风貌。

  (三)加快启动湿地系统恢复工程

  我市湿地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十五"期间要重点加强对沿海湿地、江滩湿地、里下河滩地等各类湿地的保护,采取设立保护区等措施,大力营造浅滩湿地生态林,恢复水生植被群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要加强河流湿地、人工湿地的保护,使南通湿地基因资源、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切实保护。要充分利用我市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建设一批旅游项目,培植旅游产业。

  三、突出重点,明确责职,全面落实2003年绿化造林任务

  实现"十五"林业的跨越式发展,2003年要有一个好的起步。2003年全市绿化造林的任务为:完成成片造林8万亩,育苗5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00万亩,四旁植树500万株,市区新增绿地8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达到25公顷,县(市)城镇新增绿地8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达到30顷。城市绿化上要突出四大重点,一是新城区的公共绿地、广场建设;二是狼山风景区周边农业结构调整,扩大森林公园规模;三是环濠河四周绿化带和绿地广场的建设;四是港闸绿化景观带建设。县城镇和建制镇绿化以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要开辟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农村绿化上要突出三大重点,一是通扬运河沿线退耕还林工程。在沿河两岸各50米范围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确保造林成效,同时在沿线各乡镇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速丰林的栽培利用。要在沿线乡镇造林3万亩。二是宁通、204国道和苏新325线两侧绿色通道建设。在宁通高速公路两侧各30米范围内、204国道沿线两侧各15米至50米范围内,在苏新325线沿线两侧各26米范围内(含1米隔水沟),可绿化地段全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发展用材防护林及风景苗木。204国道将租用部分地段,新325省道将租用或征用两侧可绿化地段建设生态景观林和用材防护林。要切实抓好沟渠路绿化,使乡村绿化有明显改观。三是经济林建设。要充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扩大经济林的种植,引导农业从传统的种植业中转移到经济林等特色种植业中来,要积极发展优势经济林产业和具有市场潜力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林产业,当前除了发展湖桑、银杏等传统优势产业外,还要大力发展应时优质鲜果产业,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优势产业。各县(市)、区要根据各自的情况都要确定一批重点绿化工程。各地、各部门要通力协作,确保全市重点工程的完成,市政府明年将绿化造林工作列入对各县(市)、区政府和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实行奖惩。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