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地处我市北部交通枢纽,境内已有陇海线中的新长段铁路,南北走向的G204,东西走向的G328,规划中的宁启铁路、海防公路、盐通高速公路都将通过海安县境内。海安县以轻工业为主,农副产品市场更为活跃,货源主要来自周边连各市、流向以上海为主的南方市场,2001年市场成交额达44亿元。在海安火车站附近规划建设该物流中心,主要依托海安火车站、省级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润发配送中心,对内利用新长段铁路、焦港河、北凌河、宁启铁路、海防公路、G328(海安-白米),对外通过G204、G328、通扬运河、通榆运河、串场河、宁启铁路、盐通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开展以粮食饲料、禽蛋为主的铁路货运集散服务。功能定位:以时效性区域运转型为主要功能,兼顾南通市域配送的物流中心。
(5)如皋港物流中心
如皋港区距南通港仅28公里,与张家港隔江相望,依靠G204与苏北、苏中相连,港区现有3万吨级的重油码头和3000吨级的杂货码头各一座,拥有2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如皋港区可直接利用10公里的深水岸线,开发建设其它货运码头,并利用港区后沿发展石化工业。围绕如皋港区建设物流中心,对内利用S221、如皋港区铁路专用线、宁通高速、通港公路,对外通过如皋港、 G204、新长铁路、如泰运河,前期建设以石化工业为主,兼顾 其它货运的物流中心,长远期规划为重油及散货为主集散服务。功能定位:发展以铁水中转为主的多式联运,时效性区域运转型物流中心。
(6)如东洋口物流中心
洋口港区位于如东县北部,有良好的集疏运条件,港区海上通道距上海浦东开发区仅14海里,北上连云港可连接亚欧大陆桥。规划在港区建设LNG接收站,兴办燃气电厂以带动其它工业项目。依托洋口港区建设物流中心,对内利用S221、洋口港区铁路专用线,对外通过洋口港、通扬运河、岔洋河,发展以天然气、石油、化工原料等为主的国际货运和区域物流。功能定位:开展海河联运,国际货运枢纽型和区域运转型相结合的物流中心。
(7)兴东机场物流中心
兴东机场位于通州市境内,是苏中地区唯一的民航机场,现已开辟至北京、广州、青岛和厦门的航班,机场正积极创造条件,增设货运服务,努力开通国际航班。以兴东机场为中心,依托航空优势,充分利用宁启铁路、通连高速公路、S203、S310、狼山港区铁路专用线、宁通高速公路、江海港区铁路专用线,开展以时效性物资为主的运输服务,形成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以速达物资为重点功能的国际时效性区域运转型物流中心。
(8)海门叠石桥物流中心
海门市叠石桥与通州市交界,纺织、绣品生产经营遍及周边多数乡镇,这里个私经济发达,商品交易繁荣。海门三星绣品城与通州志浩市场隔路相连,两市场年成交额已超过50亿元,市场内拥有各种运输车辆和仓储设施,依托绣品贸易,整合现有资源,可建设一个物流中心。对外利用沪通铁路、宁启铁路、S203、S325、宁启铁路,开展绣品及轻纺产品为主的配送服务。功能定位:区域运转配送型物流中心。
(9)启东吕四物流中心
吕四港区位于启东市的北面,面向黄海,港区内有新三和港河连接长江口,规划中的吕四港区专用线将直达港区。"十五"期间,我市将从吕四港电厂起步,以能源(煤炭)、石化(成品油、液化气、原油)等项目带动港口建设,同时海洋渔业发展迅速,吕四水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国家级批发市场,随着吕四港区的建成,将形成江苏最大的港口经济开发区。以吕四港区为依托建设一个物流中心,对内利用通吕运河、吕四港区铁路专用线、S335、通启运河,对外通过吕四港、宁启公路、宁启铁路,开展以能源(煤炭)、石化(成品油、液化气、原油)等为主的国际货运和区域物流。功能定位:国际货运枢纽型和时效性区域运转型相结合的物流中心。
3.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
在规划建设以上"一个园区、九个中心"的同时,市区及各县(市)可根据物流体系中不同层次的物流节点要求,设立若干个专业性比较强的物流配送中心,如以码头仓储、铁路货运编组站、汽车货运终端站、高速公路进出口区域等为基础条件的货物转运型的物流中心;以大型物资仓库,专业市场,商业连锁系统为基础的物流配送中心;以服务于社区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等。市区除规划建设"一个园区,三个中心"外,拟在崇川区啬园路--小海镇与观音山的火车站站前路交汇处西北侧,规划建设一个观音山区域性的物流配送中心;在九圩港东侧,204国道旁边,闸西乡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闸西乡物流配送中心,主要为天生港地区、港闸经济开发(西)区的物流配送服务。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主要是对现有设施的改造完善,规模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