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通市政府批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数字南通十五后三年建设规划纲要及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的通知

  --进一步加快金融财税电子化进程,建立金融网上支付系统,建立健全网上身份认证体系,完善安全支付体制,完成各县(市)、区银行卡POS联网联合。形成网上申报、纳税及税款自动划解系统,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打下基础。
  --建设南通教育和科研城域网,覆盖全市所有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科研部门和中学、部分小学,推动教育、科研信息化进程,广泛开展远程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信息服务。
  --进一步发展完善南通科技信息网,加强科技信息资源库建设,推动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丰富南通科学与公众网,进一步增强趣味性,创造一个面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平台。
  --建设南通人才网,逐步完善网上人才市场,实现网上招聘、网上应聘、用人单位与人才网上交流洽谈等功能,建立一种全新的人才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网上会员制服务,加强同国内区域性人才网的对接,通过各类特色招聘活动提高南通人才网站的知名度,力争用3年时间将网站点击率实现翻番,使南通人才网成为国内著名的人才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平台。
  --加紧实施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立一个比较完备高效的、覆盖全市劳动保障全面工作的,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险统一管理,劳动保障一体化,信息高度共享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建立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数据库,实现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主线的劳动保障业务的全过程记录、动态化管理。
  --建设价格与市场信息应用系统,实现全市主要市场、商场及有关单位计算机网络互联,形成范围广、内容全、时效快的价格信息数据库。
  --建成公安信息系统城域网,完成治安管理、人口信息自动化管理、车辆和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公安电视电话会议等系统的建设,完善集110、119、120、122、警用卫星定位系统、警用电子地图系统、电脑区域自动报警系统为一体的高效集成的综合指挥服务系统。以"智能交通"为目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电子、自动化和信息管理技术,整合全市交通信号控制、电视监控、交通管理信息、事故接处警、交通通讯等系统,实现市区主要城市道路和路口的交通指挥自动化,逐步实现全市范围交通指挥控制的联网。
  --建设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建成统一的旅游信息网站,实现全市旅游景点、涉外饭店、星级饭店、旅行社全部上网,建立旅游信息数据库,建立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和投诉受理系统,逐步实现通过网络结算预定宾馆客房、往返车船票、景点门票。
  --建立"数字档案馆",基本实现所有馆藏档案和资料的文件级条目录入计算机,并建立机读目录数据库,实现计算机编目和检索查询,建立全市档案数字工作平台,实现与市级机关各部门及有关档案进馆单位数据档案的自动存储与交换。
  2.企业信息化
  建设全市统一的工交、商贸信息应用系统,建成南通市经贸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全市产品的供求、运输、仓储、结算与市场的网络联通,并为全社会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建成南通港口EDI系统,实现港口、运输企业与国检、海关等部门的互联互通,建设南通港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并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最终建成南通港物流信息系统。引导企业广泛开展网上订货、网上采购,实现网上交易,扩大网上成交规模,积极尝试发展企业到企业、企业到个人等的电子商务形式,在全市逐步开展电子商务。
  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重点加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工作,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在全市企业中突出网络营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及企业全面信息管理三大重点,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信息化成为提高南通工业企业竞争力和提升我市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动力。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重点企业中逐步建立并推行企业信息主管(CIO)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建成与生产经营、科研开发、销售服务、现代管理紧密结合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应用技术。根据行业特点,有重点地推进企业信息化。
  (1)以先进单元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提高生产的信息化程度。重点抓好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CAD、CAM、CAPP)、模拟与优化技术、过程控制技术、质量检测与分析技术等单元技术的推广应用。
  (2)以资源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企业基础管理,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广企业资源管理技术(ERP),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组,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以系统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在企业内部开展敏捷供应链、并行工程、柔性制造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客户管理、决策管理等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4)以嵌入式软件技术的开发应用为重点,提高传统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瞄准行业领先水平,通过技术引进、产学研联合、自主创新等途径,提升传统主导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实现我市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3.社区信息化
  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加快信息化小区和社区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逐步改善市民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市民能充分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到"十五"期末,力争市区绝大部分社区具备宽带上网能力,为住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股票交易、网上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购物、网上点播等多种服务。部分社区可实现家电自动化控制、室内安全防护、家居智能化管理等功能。加快建设社区服务网,形成以社区为基础、以服务为载体的公众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在市区所有社区建立起信息服务亭,为社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就业、教育、医疗、家政、娱乐等多种信息服务。
  (三)产业支撑层面
  重点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以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围绕做大做强集成电路封装、光电子元器件、光通信产品等,加快信息产业化;以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从项目建设入手,推动软件业发展。
  1.信息产品制造业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