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蔬菜园艺业:突出发展设施蔬菜,加快发展特色蔬菜,大力发展加工出口蔬菜,稳步发展高档西甜瓜,积极发展高档优质应时鲜果和盆花盆景。
4.林蚕业:积极推进林农、林牧复合经营,适度发展杨树产业,继续扩大绿化风景苗木的生产面积,大力推进优质水果林、药材、竹林建设,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围绕提高蚕茧的单产和质量,积极推广“育71-1”优良蚕桑品种和第五代更新优良品种,普及高效省力养蚕技术,大力进行蚕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积极倡导桑园合理夹作与套养,努力增加蚕桑综合效益。
5.海洋与渔业:坚持量质并举,适度提高产量,重点提高质量和效益。以优质、高效水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继续推广稻田养蟹等生态渔业项目,抓好国家级文蛤与省级河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渔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积极推进加工企业优化组合,尽快上规模、上水平;以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为重点,调优区域布局;以“双转”为重点,减船增效,推进海洋捕捞稳定发展;以强化出口创汇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外向型渔业,着重抓好条斑紫菜、贝类、水产品加工、观赏鱼等出口创汇基地建设。
6.农业机械:突出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农机配套服务“五大工程”,扩大油菜机械化收割和机直播试验示范面,积极推广适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2004年,推广水稻插秧机500台以上,实现机插秧面积15万亩。
二、2004年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和要求
(一)紧紧围绕一根主线。
进一步确立“抓农业,重在抓项目”的指导思想,紧扣项目农业这一主线。坚持市场运作和行政推动相结合,以市场运作为主;坚持企业化运作和政策扶持相结合,以企业化运作为主;坚持办项目和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要广泛深入地挖掘项目信息,加强与各方各地的沟通联系,千方百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全力以赴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努力编制一批、形成一批、建设一批、投产达产一批农业项目,特别是连接型、科技型、外向型农业大项目,以此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致富。要继续加大跑部跑省力度,争取更多的基地项目和龙头企业项目,不断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的档次和水平。对“三资”有投资意向的大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优先给予扶持,把全市农业投入的盘子做大。要切实将项目农业的各项落实工作作为关键抓实抓好,确保尽快取得实效,实现大的突破。要加强优质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根据各地实际,培大培强绿色食品工业、优质棉业、双低油菜业、林果园艺业、畜禽养殖业、茧丝绸产业、蔬菜业、海洋产业和观光旅游农业等九大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