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重点县要按照农业综合开发农民投工投劳的有关规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的新机制、新办法。要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工投劳。
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除集中70%用于重点县外,其余30%的资金,也要结合我省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本着突出重点、规模开发的原则,着重围绕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集中资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建设标准、建设内容与目标
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新制定的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对拟开发项目区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生物、农业和科技措施综合配套,使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领先水平,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建成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明显区别,平原地区项目区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机化,科技优,可持续发挥效益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水利建设内容和标准。通过科学规划灌排工程,合理布局新打配套机电井、修建拦河坝、蓄水池、埋设地下管道、硬化灌溉渠系、配套田间桥涵等设施,使项目区达到灌、排、蓄、保相结合,河、库引水灌区、渠道及附属建筑物形成体系,斗、农、毛渠畅通,建筑物及附属设施配套齐全;确保灌溉保证率不低于75%,排涝标准不低于5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
--农业建设内容和标准。通过土地平整、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修建配套田间道路,用补助方式吸引农民购置耕作、收播机械,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强化植物保护,促进机械、农艺、生物措施的综合运用;达到项目区土地肥沃,田间主干道晴雨畅通,良种覆盖率100%,农业机械化程度80%以上。
--林业建设内容和标准。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按照每个网格200-400亩要求,着力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使项目区达到生态防护要求,使平原地区的农田防护林控制面积达到宜建林网面积的85%以上。
--科技建设内容和标准。重点做好仪器购置、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优质农产品新品种的引进,组织科技人员搞好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