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省级各类政府性建设资金进一步向“三农”倾斜。继续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大型灌区配套设施建设,抓好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加大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农村沼气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交通设施投资力度,筹资60亿元建设农村公路,确保建成8000公里国债农村公路,开工建设一批县乡道路及“村村通”项目。支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争取全省480万平方米

  D级危房改造任务提前完成。全面完成省定的三年改造600所和国家资金支持的500所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争取国家支持我省再开工改造一批。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县级“两馆”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支持农村基层政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乡镇司法所和乡镇中心法庭建设项目。

  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推进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实施,增强除害兴利能力,加快水资源使用权市场化步伐,促进水利产业发展。续建西霞院水库、黄河标准化堤防等工程。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及黄河以北安阳段总干渠,积极推进我省十一个受水城市配套工程前期工作。加大治淮力度,续建洪汝河、小洪河治理工程,建成淮干息县关店防洪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燕山水库和沙颍河、涡河治理工程。完成白沙、陆浑等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盘石头水库,开工国家第二批规划内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做好出山店和河口村水库、平原洼地除涝及小浪底孟西灌区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方面。加大交通建设投资力度,构建我省交通区位新优势。预期交通建设总投资447亿元,其中公路投资390亿元,铁路投资52亿元,民航及其他投资5亿元。围绕提高既有国道主干线通行能力、加快国家规划的高速公路网河南段建设、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三大任务,抓好连霍高速公路刘江至郑州西南绕城段,京港高速公路安阳至新乡、郑州至漯河段改扩建,加快45个高速公路项目续建,争取郑州至石人山、濮阳至范县、安阳至南乐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叶集至信阳、南阳至邓州、王楼至兰考、商丘至营廓集、济源至焦作等12个路段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759公里,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500公里。鼓励各市利用社会资金和设站收费政策建设干线公路,努力完成续建项目建设。开辟新的快速铁路运输通道,配合国家开工建设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积极推进郑州至北京和郑州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郑州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提升郑州的铁路枢纽地位。完成郑州至徐州铁路电气化和漯阜、汤台地方铁路改造。续建登封铁路二期,争取开工建设范庄至辛安铁路,尽快打通地方铁路运煤通道,提高地方铁路网的运输能力。继续建设周口至省界沙颍河复航工程。抓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候机楼和停机坪改扩建工程,开辟新的国内国际航线,争取全年旅客吞吐量超过300万人次。

  能源基地建设方面。加快列入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规划项目的实施,做大做强骨干煤炭企业。续建平煤首山一矿、永煤新桥矿、郑煤白坪和赵家寨矿、神火薛湖矿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焦煤赵固一矿、神火泉店矿等5个大中型矿井,新开工规模690万吨。抓好焦煤赵固二矿、洛阳孟津煤矿等4个井田的资源精查。搞好34个国有煤矿的安全改造和六大矿区采煤沉陷治理。优化电源结构,按照建设全国重要火电基地的目标,积极、稳妥、有序地建设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加快首阳山三期、三门峡二期等一批续建项目建设,争取沁北二期等条件成熟的项目开工,确保鹤壁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装机300万千瓦以上。抓好宝泉抽水蓄能、郑州和驻马店燃气调峰电站建设。搞好秸秆发电等生物能源试点工作。按政策关停小火电机组10万千瓦。加快电网建设,提高电力送出能力。完成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建成灵宝330千伏换流站,开工建设南阳西、商丘等5座500千伏和一批220千伏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增加油气资源供给能力。加快建设义马煤气二期工程和洛阳至驻马店成品油输油管道;建成西气东输驻马店至信阳、临颍至平顶山、信阳至固始支线工程,开工周口至商丘、驻马店至南阳、淮阳至武汉支线工程。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城市公用设施,进一步提高城市供水、供气、供暖和污水、垃圾处理能力。争取建成城市供水项目37个,新增日供水能力109.5万吨,力争新开工项目15个。稳步推进已列入规划的省辖市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平顶山、信阳等54个市县天然气城市管网项目,力争年内建成通气。确保洛阳氵廛东、安阳西区等5个污水处理项目建成投运,新增日处理能力38万吨,争取开工项目40个。建成郑州、洛阳、平顶山等8个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

  继续加强国家安全、公检法司、人民防空、国防后备力量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建设资金筹措和建设用地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继续推动银企合作,搞好项目推介,努力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国外和省外资金,扩大社会投资。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加强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征收,认真落实国家开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基金的政策,努力实现足额征收。争取国家对我省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给予支持,盘活土地存量,鼓励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引导建设项目进入工业集聚区和开发区,全面推行标准化厂房和多层厂房。继续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加大对重大项目进度的督促检查,规范招投标活动,抓好重大项目稽察工作,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

  (二)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预期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2%和10.5%,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促进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文件精神,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大投入力度,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努力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进一步加强“两个基地”建设。建成新乡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续建周口、驻马店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全面开工建设安阳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做好商丘大型商品粮基地的前期工作。抓好以良种繁育、病害防控、标准良田和农机装备推进为重点的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集中资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扶持产粮大县和粮食生产潜力大县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预期粮食产量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继续支持黄河滩区奶牛绿色养殖示范带和豫东平原集约化奶牛养殖发展,抓好一批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建设。积极推进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的中原肉牛肉羊产业带、京广铁路沿线生猪、豫北肉鸡和豫南水禽基地建设。预期肉类总产量674万吨,增长4.8%。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水产业,推进基地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和订单农业。建立全省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继续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全省新一代气象雷达体系,抓好省农科院大型综合试验基地、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省辖市动物疫情防控中心、35个县动物防疫站和动物卫生监督站等项目建设。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