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搞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精神,充分报道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普及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假冒伪劣食品鉴别的基本方法、依法维权的基本程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跟踪报道采取的措施及效果;报道重质量、讲信誉的典型,大力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扶优扶强,增强群众消费信心,提高我省食品信誉。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消费者和社会的监督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有条件的大专院校要积极开设食品安全选修课或讲座,组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广泛开展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继续组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在对我省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认真开展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确保食品放心工程目标如期实现;针对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及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要注意总结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经验,研究探索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规律,不断提高我省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
(七)依法查处大案要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集中力量及时查处食品安全大案要案,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团伙和首恶分子。对发案率高、重大案件久拖不结的地区和单位,上级政府和有关行政执法、司法部门要组织力量直接查办,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严格执行国务院《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及时移送涉嫌食品犯罪案件,切实解决以罚代刑等问题。重大典型案件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八)加快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综合抓好食品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逐步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和披露制度,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继续抓好郑州、漯河、商丘3个城市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力争用4年左右时间,建立起我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