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布局:
在“十一五”期间,围绕新城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合理布局住宅和商业用房。
居住用地规划布局。到2010年,南通市总居住用地达到269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26.99%,人均居住用地26.99平方米。平均人口毛密度400人/公顷。
商业用地规划布局。分三级布置:第一级为市级,以新城区核心区和旧城为中心,占地约150公顷,作为一级商业金融中心。第二级为区级,与区级行政、文化融合发展。第三级为居住区级,安排在各居住区的适中位置或几个相邻居住区的中心位置。
(九)商贸流通业
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优化提升传统商贸业,做大做强专业市场,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大力培育文峰集团、时代超市等连锁流通企业,鼓励网点向社区、小城镇和农村市场延伸,从连锁经营向加盟连锁等多种方式并举发展。优化各种商业业态布局,形成市级商业中心为主、县级商业中心为辅、特色商业街为亮点的三级商业网络布局。注重市、县、镇的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业态分布,强化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网点发展。支持商业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拓展经营空间,使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业务朝着专、精、特、名、新、优的方向发展。鼓励兼并联合、资产重组、参股控股或输出商标、商号和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促进有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同时继续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逐步形成遍布城乡的新型便民零售网络。着力开拓农村市场。引导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络,鼓励商业服务企业深入农村,发展连锁经营、代理销售、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重点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村消费质量。推进商贸流通企业信息化。加速发展企业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上购物、预约服务等新型消费方式,建立集信息采集、市场营销、银行结算、客户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做强特色经济板块市场。依托南通现有的液体化学品仓储设施,加快建设能源化学品交易中心,吸引市内外贸易企业入驻经营。对三星叠石桥市场、川港志浩市场、天汾电动工具城等以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经济板块,加以引导,提升现代化水平。对如皋花木大世界、如东天一市场等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经济板块,加强指导,加速提升产业层次。对永兴商城等区域经济辐射型经济板块,加快市场改扩建步伐,扩大市场承载能力,将优势和亮点放大,朝着专、精、特的方向发展。
空间布局:
合理划分和规划市级商业、县区级商业、乡镇级商业、居住区商业以及专业特色街,其中市区商业网点布局在空间层面上,按照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三级布置。
市级商业中心。建立两个市级商业中心,一是南大街市级商业中心,规划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日客流量30万人;二是新城区商业中心,位于工农南路以东、崇川路以南,按组团式商业中心进行整体设计。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区级商业中心。市区形成5个区级商业中心。一是崇川区东区区级商业中心,位于观音山镇。二是港闸区越江路口商业中心,位于外环北路越江路口。三是工农路口商业中心,位于外环北路工农路路口。四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业中心。五是滨江新城商业中心。
特色街。市区形成十条特色商业街:一是桃坞路服饰精品一条街。二是狼山静海商贸步行街。三是濠南路文化休闲博览一条街。四是越江路、204国道汽车汽配街。五是青年路餐饮、娱乐一条街。六是钟秀路装饰建材一条街。七是外环北路陶瓷建材家具小五金一条街。八是中远路酒吧一条街。九是崇川开发区温州商贸街。十是大学城科技一条街。
商业网点。“十一五”期间,在大力发展新型业态的同时,加快建设、改造和提升传统百货零售业。规划建设越江路口大型购物中心等24家零售超市、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网点,规划建设高店路口百货商店、滨江新城百货商店等8家零售百货传统业态网点。
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凡人口规模1万人以上、距离市级商业中心和区级商业中心1公里范围外的社区都设立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共约48~54个。
农村连锁。着力开拓农村市场,推进“百镇千村”连锁工程。鼓励商业服务业企业深入农村,发展连锁经营、代理销售、物流配送、贸工农一体化等现代流通方式,开发连锁店、超市、便利店等现代流通业态。
外围市场群。沿城市外环交通干道,规划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和仓储式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