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通市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二、指导思想、推进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和南通市在长三角的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城市化为载体、信息技术为支撑、重大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格局。加强政策和体制创新,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推动南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努力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不断提高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为南通经济的全面腾飞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上述指导思想,必须正确处理以下五个关系:推进工业化与发展服务业的关系,深度市场化与深度拓展服务业的关系,发展传统服务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系,城市服务业聚集与农村服务业向城镇集聚的关系,服务业对外开放与保障内部安全、扩大内需的关系。

  (二)推进原则

  --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原则。针对当前全市服务业总量仍然偏小的实际,坚持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并举,进一步拓展领域,扩大规模;同时,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总体水平。

  --产业联动、协调发展原则。顺应产业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流通融通、智力支持等功能,形成一、二、三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强化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协调和融合发展,增强产业渗透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原则。充分发挥南通市良好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港口资源以及制造业发达等方面的优势,突出个性化和综合竞争力的培育,积极扶持优势产业、特色区块和潜力产业的发展。

  --外向带动、对外开放原则。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实施CEPA带来的机遇,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接轨全球资本市场、要素市场,打造长三角信息、人才、资本等要素聚集的重要区域。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遵循服务业发展的规律,强化政府对服务业宏观政策的引导,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和扶持;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市场竞争提高服务效率,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

  --空间集聚、合理布局原则。根据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服务业发展重大项目布局的空间约束,促进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明确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形成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相对集中的服务业空间组织形态。

  (三)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南通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力争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比“十五”期末提高5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超过30%,服务业地税收入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超过62%。生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在江北领先,物流、房地产、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发展水平融入苏南板块。

  (四)行业目标

  以总体目标为引导的行业目标,将着眼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选择市场需求旺、有一定基础条件、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1.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

  依托南通市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大力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服务业。

  (1)现代物流业

  到2010年,全社会物流量突破3亿吨,其中,江海港口物流量2亿吨,铁路物流量800万吨,公路物流量9400万吨;第三方物流的市场占有率20%,社会物流成本占全市GDP的比重14%。

  (2)科技服务业

  到2010年,全市技术服务贸易额25亿元,年均增长25%,软件业的比重明显提高。区域科技竞争力进入全省第5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1.65%,力争达2%。力争成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

  (3)金融保险业

  到2010年,全市金融保险业增加值超过110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2000亿元。保险费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建立具有高效服务功能,能防范和处理金融风险能力的金融保险体系。

  (4)商务服务业

  到2010年,全市各类商务组织4万个,从业人员20万人,商务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接近南京、苏州、无锡等发达地区。“十一五”期间,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