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主动进攻,加大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诸警种和部门的协作,全面提升办案水平。认真抓好中央和省市交办的大要案件侦破工作,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中介机构的情报信息收集,主动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打击地下钱庄、侵犯知识产权、商业贿赂、商贸诈骗等犯罪活动。
(二)积极开展综合整治,加强治安防控网络建设,营造和谐社会治安环境。
1.抓好电子防控工程的配套使用。20万新摄像探头建好后,要以三级视频防控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支撑,有效整合人防、物防、技防资源,加快构建全覆盖、全时空、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一季度做好工程建设收尾工作,开展对全市30%摄像头的抽检验收工作,数量和质量达标率低于97%的视为不合格;全部摄像头实行编码管理,录入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统一规范管理使用;建立视频防控系统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将原有交通、消防和重点企业的探头纳入管理;开展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控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公交车电子监控系统在快速反应、犯罪取证等方面的作用,大力改善公交治安状况;加强模糊图像处理技术的开发研究,提高图像处理水平。
2.完善“网格化”布警防控体系。不断丰富和创新“网格化”勤务内涵,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思路,依托社会治安分级预警机制和警力资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把警力部署到案件高发的时段、部位等治安控制的重点和关键点;建立、落实“网格”治安承包、责任倒查、绩效考核、竞争激励等机制,加强与其他打防控资源和手段的高效联动,使“网格化”布警更加高效;创新专群结合工作模式,深化“网格化”进社区工作。
3.进一步加大禁摩治摩工作力度。积极推动《深圳特区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的修订进程,力争尽快解决“禁摩”法律瓶颈问题;特区内以飞车抢夺“零报警”为目标,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特区外进一步扩大禁摩范围,各分局重点加强市际、区际交界地带和城中村等部位的控制,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行驶和非法营运,坚决遏制涉摩案件回潮;将非法电动车纳入禁摩范畴,配合有关部门解决好蓝牌车、人力三轮车和黑中巴非法上路的问题,加强夜间路面秩序整治。
4.狠抓热点区域的集中整治,强化社区防控工作。对治安复杂区域实行“零容忍”整治策略,以问题突出的“同乡村”、“城中村”为重点,联合工商、城管、卫生、文化等有关职能部门进行集中清理整治;灵活调整社区警力部署,强化治安较复杂社区的物防、技防和人防措施,严打严防入室盗抢犯罪;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便衣伏击,加强夜间巡逻,提高对现行犯罪的发现和打击能力。
5.保持对“黄赌毒”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场所日常监管措施,认真执行查处“黄赌毒”监测评估、联合办案和倒查问责机制;以“城中村”娱乐服务场所、出租屋和公园为重点,集中整治打击“黄赌毒”活动,重拳打击中介、组织者和“保护伞”等幕后操纵人员;联合工商、文化、房屋租赁等部门,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场所,依法对业主和当事人进行处罚。坚决杜绝发生影响重大的“黄赌毒”案件,凡发生“黄赌毒”问题被上级公安机关查处通报的,属地派出所责任领导就地免职,不得异地调整任用,并问责分局分管领导、分局治安科领导。
6.系统强化行业管理和阵地控制。年内全市派出所都要实现与旅馆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联网对接,建立旅业系统建设考核机制,落实入住人员实名登记制度;将边缘旅业纳入治安管理范围,会同有关部门严厉取缔非法旅店。加强典当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等旧货行业的治安管理,完善废旧业市场动态管理系统,落实对二手车和手机交易“三实”登记(实名、实数、实时)。同时,加强对互联网和手机的运营管理,努力在新兴领域治安管理方面抓出实效、创出品牌。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