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走绿色制造路子。加大清洁生产工作力度,强化企业绿色环保意识。上半年出台《深圳市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和相关鼓励措施,推进服装、家电基地内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示范;组织实施大工业区开展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年内完成我市第一个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园区;组织一批制造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年内争取30家重点制造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二)促进军工产业发展壮大。
支持高科技企业承接国家军工项目,积极吸引国家重大军工项目落户深圳。
1.上半年完成市国防工办(市军工办)挂牌,衔接国防科工委,争取该委对我市实行事务单列。
2.对我市军工项目实施情况、研发水平深入摸底,全年密切跟踪并争取国家大型航天航空项目落户我市,争取内地军工科研院所与我市军工企业开展合作。
3.6月底前积极协调国防科工委,制订高交会“军工专馆”设置方案,9月和10月完成“军工专馆”的布展、组展及相关工作。
4.组织开展制订我市军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前期调研工作。
(三)加快产业集聚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集聚。
加快9大传统产业集聚基地建设,规划改造和建设一批适合于优势传统产业和企业发展的特色工业园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一批老工业区的改造升级。
1.6月底前完成产业集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场所建设方案编制和报批工作,落实公共服务平台投资和运作主体;加大基地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入驻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2.6月底前完成《深圳市特色工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的制订工作,年内规划和认定一批特色工业园区。
3.8月底前完成《深圳先进制造业总部基地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12月底前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四)以强力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为重点,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先导效应。
建设太阳能光热、光电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太阳能产业发展。
1.上半年研究制定太阳能产业基地建设方案。
2.争取年底前太阳能产业基地挂牌。
(五)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对外经济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完善进出口贸易预警机制,协助企业妥善处理国际贸易摩擦,维护深圳产业和经济安全。
1.6月底前完成促进加工贸易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
2.12月底前会同市财政局完成外贸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修改,调整外贸发展资金支持方向,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3.6月底和12月底前各发布一份进出口产品专题预警报告,不定期发布进出口贸易监测分析报告。
(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把引进外资与优化经济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瞄准产业链缺失环节、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5月前,在我市举办服务外包情况说明会。
2.8月前,赴印度、爱尔兰等地举办推介会,宣传我市发展服务外包业等政策以及投资环境。
3.年底前,会同市财政局、科信局等单位制定落实《关于加快深圳市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规定》的具体办法。
4.10月前,完成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课题调研工作,争取年底出台实施政策。
(七)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提高“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
探索建设深圳境外经贸合作试验区,整合上下游企业,以集团军方式“走出去”。实施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工程,逐步形成比较健全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本地优势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结合国家战略需要,进一步密切与俄罗斯、东盟、澳洲、非洲等地的经贸合作关系。积极发挥深圳驻外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完善境外投资协调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逐步建立我市企业境外发展的全球经贸协作网络。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