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转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0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转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0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自治州直属各县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霍尔果斯口岸管委会:
  自治州国土资源局编制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0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已经自治州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二月十七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0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一、2003年州直地质灾害概况
  2002年12月以来,由于伊犁河谷连降大雪,积雪在出山口处深达20-40cm。加之2003年气候反常,出现了暖冬现象,在寒潮、冰雪融化、暴雨等各种异常气候的影响下,伊犁河谷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同时还孕育了更多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使州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一步加大。据2003年统计,州直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47起,共造成 2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27.04 万元。其中崩塌灾害3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3万元;滑坡灾害34起,造成1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63.26万元,滑坡-泥石流灾害4起,造成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4万元;泥石流灾害6起,直接经济损失26.08万元。灾害发生地仍以东四县为主,且更为频繁和集中。据统计资料表明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并且由于暖冬,地质灾害的发生已没有冬春之分。2003年全国第一起突发性地质灾害就发生在新源县。2003年1月7日,新源县阿热勒托别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3人死亡,毁坏房屋及棚圈530平方米,冲毁草垛11垛,掩埋羊160只、牛32头、马25匹,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此外,2003年12月1日昭苏县发生的6.1级地震,使该县及周边地区潜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隐患进一步加剧。如2003年12月14日对巩留县吉尔格郎乡沙尕村滑坡隐患点调查发现,昭苏县地震后,使原滑坡隐患处产生了新的弧长约80米的裂缝,加剧了该地段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和危害程度。
  2003年地质灾害与2002年相比,地质灾害的发生地段基本一致。灾情方面,巩留县发生地质灾害36起,造成 10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43.64 万元;新源县7起,造成1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5.40 万元;特克斯县4起,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伊宁市1起,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各县市中,巩留县发生地质灾害最多,占总数的75%,伤亡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新源县虽然发生灾害次数不多,但死亡人员和经济损失却较严重,应该引起重视。其他县市地质灾害灾情相对比较轻。相比之下,2003年直接经济损失比上年度减轻很多,但人员伤亡却比上年度增加。其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与当地居民人为的不按计划搬迁实施,或搬走后又私自返回的违规行为有直接关系。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