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合理编制2004年省定期、省专项监督检查计划,狠抓全省定期、专项、市场监督检(抽)查的落实,加大督办检查及后处理工作的力度,后处理率要达到100%。
6.不断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考核、发证和管理工作;加快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工作步伐,统一尺度,严格审查,确保质量关,加大对获证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7.进一步加大资质证检查确认工作力度,努力推进全省生产企业出具产品合格证条件和能力确认工作;规范和深化企业申请获取资质证工作。切实加强对质检机构的业务指导与管理,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大力实施产品免检制度,积极扶植我省获得更多产品免检资格。
三、全面加强标准化工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8.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力度,确保全年我省主要工业产品采标完成80项,采标标志完成40项,积极开展企业标准化服务与监督工作,做好物流、高新技术、服务贸易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加强我省WTO/TBT通报咨询制度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强化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质量管理,拓宽条码技术的应用领域,为我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管理和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工作服务。
9.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用标准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及全国和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完成2004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四、积极推进计量工作改革,为经济发展做好计量服务
10.深入推进计量工作的改革,合理划分省局和市州县局的计量管理责权,属于面向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性计量管理事务,由当地局管理。进一步依法简化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计量认证等行政许可程序,增强政务公开透明度。省局今年将实现计量标准考核、计量认证考核等行政许可的网上全程公开。市州计量行政管理工作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做好行政许可工作,实现电子政务。以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各市州计量检定所和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计量校准实验室为骨干,逐步建立起适应我省经济建设需要的计量校准市场。
11.进一步提高计量监管和服务水平。推动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工作。引导大中型企业建立适应生产经营需要的自主管理计量工作的自律机制,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指导和扶持,进一步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积极推广C标志,在把好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源头方面要有新的突破。组织好重点市场计量监督检查,在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计量秩序上要有新的突破。进一步加强强制检定,规范计量认证工作,在提高认证质量上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在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的监督管理上要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