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规划内容重点突出,具有特色,有针对性,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11.1.2 文字表述简明扼要,层次分明,用语规范。电子文档采用Word或Html格式。
11.2 规划附表
11.2.1 附表名称、表式与附录1一致。
11.2.2 电子文档采用Excel或Word格式,也可采用Access或DBF格式。
11.3 规划图件
11.3.1 比例尺。原则上采用一个区县一张图幅可以完整表达为准,一般可采用1:10万或1:5万的地理、地质图为工作底图。
11.3.2 上图要素包括地理要素、地质要素和矿产资源要素。
地理要素包括主要山脉、河流,主要铁路、公路等基础实施和乡镇级以上行政区域界限、主要乡镇名称等。
地质要素包括主要地层界线及地层代号、岩体、断裂或控矿构造等。
矿产资源要素包括矿区(床)规模中型以上的矿区(床)和重要小型矿区(床)的开发利用状况(分已利用、未利用)以及资源储量等。
11.3.3 规划图应当突出规划意图,淡化背景条件。
11.3.4 编图软件平台采用MapGis或ArcInfo。
11.3.5 规划图件说明,包括编图采用的软件名称和版本、图例、线条、色素引用标准及参数等。采用Word或Html格式。
11.4 规划说明
11.4.1 重点说明规划的定位,实现规划的主要论据和规划分区的主要理由等。
11.4.2 电子文档采用Word或Html格式。
11.5 规划成果数据库
11.5.1 数据库格式
11.5.1.1 空间数据格式采用MapGis图层,ArcInfo Coverage、Eoo或 Shape(以度为单位的经伟度坐标数据)。
11.5.1.2 规划附表格式采用Access和DBF。
11.5.1.3 原数据采集表采用Word格式;元数据入库数据采用Access或DBF格式。
11.5.1.4 自编代码字典采用DBF格式,并标明所属数据项名称。
11.5.2 数据库数据正确率。空间数据库质量检查、图面质量检查、规划附表数据质量检查、规划资料文档检查的总错误率小于2%,其中,图元(包括点、线、面、注释)错误率小于1%,属性(包括文字、代码、ID号对应,记录个数等)错误率小于2%。
11.6 规划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