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全面实施“五项工程”推动“关爱女孩行动”健康发展的意见
(闽人口发[2004]51号)
各设区市计生委、计生协,委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
为加快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省委、省政府于1994、1996、1998年分别在浦城、新罗、沙县召开计生“三结合”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议,积极推动以扶助二女家庭为重点的“三大工程”(安居、致富、成才)工作,旨在通过利益导向机制的引导,激发育龄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近十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定项目、抓帮扶,加快了计生户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增强了他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促进了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随着工作的深入,安溪县不断深化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从2001年起,在全县实施致富、安居、成才、保障、亲情“五项工程”,努力在物质、精神各方面解决计生户的困难,满足群众的需求,从根源上铲除性别偏好、性别歧视,淡化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的旧观念,树立“生男生女顺其自然”新观念,得到广大生育女孩家庭的衷心拥护、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关爱女孩行动”健康发展,创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良好人口环境,营造有利于女孩生存、发展的社会氛围,经研究决定在全省推广安溪县“五项工程”经验,把建立和完善政策推动机制作为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根本措施加以落实。
一、实施“五项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基本省情出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五项工程”,是打破单纯用行政制约手段,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的局面,着眼于计划生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着眼于社会制约与利益导向相结合,使计划生育成为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助于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面对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严峻形势,各级计生部门要站在人口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研究、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认真研究解决部分群众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五项工程”作为实施“关爱女孩行动”的重要载体,从本地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把这项与计划生育家庭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抓紧抓好,不断提高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
二、“五项工程”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