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律援助案件的指派
1、法律援助案件的指派由中心专人负责。
2、对经批准同意援助的案件,中心应在两日内确定承办案件的法律服务机构和案件质量监督人员,并尽快将案件移送案件承办人员。
3、指派案件时,应填发“指定刑事法律援助案件通知书”或者“法律援助通知书”,并分别附上检察院起诉书副本、民事诉状(行政诉状)、办案所需的各种函件。
九、回避
法律援助案件初审员或批准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请求回避。
1、法律援助案件申请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
主任的回避由分管领导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主任决定。
十、申请复核
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法律援助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确定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异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及时对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十一、有资格承办援助案件的人员范围:
1、持有法律援助律师执照的专、兼职律师;
2、持有公职律师执照的律师;
3、各律师事务所有律师执业证并通过当年年检注册的正式律师;
4、持有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并通过当年年检注册的法律服务工作者(刑事案件除外)。
十二、受援人的权利与义务
1、受援人接到“同意法律援助通知书”后,应与援助中心签订援助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受援人可以了解提供援助活动的进展情况;受援人如有事实证明援助人未履行职责的,可以要求更换。
2、受援人应遵守法律规定,同援助人进行必要的合作,如实提供援助事项的情况;受援人因援助案件或事项的解决而获得较大利益时,应当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成本费。
3、受援人以欺骗方式获得援助的,法律援助中心应当撤消其受援资格,并责令其支付已获得服务的全部费用。
十三、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