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奠定思想基础。思想观念的滞后是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原因。各级领导和全省文化工作者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持“不争论”和“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树立机遇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和大文化产业意识,破除“等、靠、要”的惰性观念,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西部大开发中闯出一条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国民经济与社会进步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把握文化产业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深化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将文化产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地方文化建设及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及必要措施,协调有关方面,形成合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是实施文化产业行业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要主动给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要加强调查研究,制订和落实好文化产业规划,突出重点,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从单一行政手段管理向运用综合手段管理转变。要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文化产业工作,做到领导,机构、人员、责任、经济五落实,推动和保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3.加强文化法制建设,落实各项文化产政策。
文化产业政策是发展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导向和保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切实抓好已有文化产业政策的落实工作。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新的扶持优惠政策,主要有:积极争取建立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运用国有资产投资回报,政策性投入和社会捐赠等形式筹措资金,为前景看好、投资少见效快的文化产业项目提供配套支持和信用担保服务;文化产业单位占用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允许作为国有资本金投入产业经营,制定差别税率政策促进调控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和水平;制订出台文化资源占用政策、国土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投融资政策、分配政策等,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上升为文化产业法规;解决财政投入不减少并尽可能地提高占有比例的政策,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保障国办文化和文化精品战略稳步快速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