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建省民间艺术博览馆,系统展示、销售我省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精品,使其成为我省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龙头。
(八)美术业
1.加快陕西美术博物馆现代化建设。为新建的美术博物馆购置设备,完善其展览、陈列,收藏的综合功能,使其成为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全国一流水准的美术博物馆。
2.以省美术博物馆为基地,联合陕西国画院、陕西雕塑院、陕西书学院、省摄影艺术研究工作室和各文艺单位的书画专业人才,组成各类美术、书法、雕塑、摄影等专业研究机构,拓展陈列展览、培训教育、学术交流、收藏保护等专业领域,在西部大开发中形成具有特色的西部新文化。
3.完善陕西美术品市场管理法规,依法规范美术品市场的管理,组建陕西美术品拍卖公司,为陕西美术业走向市场创建良好的组织机构和市场环境。
其它文化产业
1.以省艺术研究所为基础,联合各艺术创作机构,组成多元化的陕西艺术创作集团,深度挖掘具有陕西特色的创作形式和创作题材,坚持创新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创作产品系列。
2.推动艺术科研成果向文化生产力转化,加快文化设施和舞台技术的社会化服务步伐。因地制宜地组建各类舞台灯光、舞台音响、美术广告、美术装饰、服装道具等专业化公司。
3.以陕西省文化厅劳动就业指导中心为基础,组建陕西省文化艺术人才交流中心。随着副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文化艺术人才的交流日益广泛,人才素质要求愈来愈高。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我省文化艺术人才交流中心,并实现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使艺术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单位的资源优势,开发拓展文化产业的延伸产业和合作产业。要坚持服务文化建设的方针,实施多元化、规模化、法制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战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与主体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5.组建陕西文化资产管理公司。以省文化物资公司和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为基础,采用股份制的方式,对厅属文化产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优化重组,建立一批服务于文化建设的专业化公司,强化服务职能,强化成本核算,改善文化产业的格局,完善文化产业项目,加速文化产业的产出,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五、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