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艺演出业
1.充分发挥文艺演出市场对艺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基本形成国家重点扶持具有代表性、示范性、保护性的艺术院团,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化办团的发展格局。
2.初步完成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的体制改革任务。大多数艺术院团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组或改造成为自主经营的文化市场经营主体,直接面对市场、面向社会大众,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3.继续推出两个效益俱佳的精品,继续坚持走与旅游、商贸、企业集团联合发展的路子,继续坚持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合格的有市场前景的文化产品。
4.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立足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特别是现代新型科技手段和管理经验,对传统剧种剧目进行创新,繁荣具有陕西特色的西部新文化。
5.加快文艺演出经纪机构的建设,强化省演出公司的职能,建立文化经纪人资格审查认证制度。积极创造条件,组建陕西省文艺演出集团,基本形成适应文化市场需要的,适合我省实际的文艺演出产业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6.加快文艺演出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时期主要抓好两项标志性的建设:一是完成人民剧院整修工程,装修门厅,重建观众厅和地下停车场,完善基本功能,使这座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西安著名大剧院重现光彩。二是新建陕西音乐厅,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座席800个,成为设备先进、功能完善、效果一流的高雅艺术殿堂。
同时,完成陕西戏曲大剧院的改建工程,成为地方戏曲的实验、示范基地;完成陕西杂技艺术培训基地的建设工程;完成50个市、县影剧院的整修工程。
(二)影视音像业
1.坚持改革、扩大开放、建立起充满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影视音像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以国有影视音像企业为主体、多种企业组织形成并存、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影视音像生产经营格局。
2.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利用高科技手段,大力提高影视音像的现代化水准,多出优秀作品,面向市场,服务观众,更好地发挥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作用。
3.实施农村电影映“2131”工程,巩固和发展农村电影市场,重点解决好农民看电影难和电影收费难的问题,实现全省每村每月一场电影的目标任务,不断满足农民文化生活的需求。
4.充分发挥和利用影视音像的人、财、物和技术资源优势,按照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一是积极创造条件,成立以省电影公司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的陕西电影集团公司,形成电影发行、放映良性循环的体制和机制;二是积极采取多种融资办法,争取建设一座我省具有标志性的陕西电影城或电影“超市”;三是以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为龙头,招商引资,组建陕西文化音像光盘生产线,形成生产、复制、销售一体化的集团公司,提高自身竞争能力,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