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渭北“旱腰带”浅山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渭北“旱腰带”浅山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陕扶发[2003]1号 2003年5月16日)


各有关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为了加快渭北“旱腰带”浅山区(包括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五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全省“十五”计划和《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2001-2010年)》的顺利实施,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03年第一次会议精神,现就加强渭北“旱腰带”浅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渭北“旱腰带”浅山区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
  渭北“旱腰带”浅山区是我省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该地区自然条件差,资源严重匮乏,加之“旱腰带”浅山区所在各县属关中平原,“以平代山、以平盖川”问题突出,二元结构明显,致使渭北“旱腰带”浅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农村贫困问题仍然没有解决。2000年渭北“旱腰带”浅山区五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35.1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4.3%,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本解决温饱贫困人口有16.1万人,占全省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的4.2%,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村有347个,占全省贫困村总数的3.2%。
  加强渭北“旱腰带”浅山区的扶贫开发,尽快解决该地区的贫困问题,不仅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 《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2001-2010年)》和全省“十五”计划任务的顺利完成,尤其是对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实现全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各有关市、县党委和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搞好渭北“旱腰带”浅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
  二、进一步明确渭北“旱腰带”浅山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根据新阶段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渭北“旱腰带”浅山区的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渭北“旱腰带”浅山区扶贫开发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一线两带”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开发、开放式扶贫的方针,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收入为重点,加强重点村建设,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扩大劳务输出,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力争三年内解决渭北“旱腰带”浅山区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五年内彻底改善居住条件,使渭北“旱腰带”浅山区社会经济面貌有较大的改变。
  (一)切实搞好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渭北“旱腰带”浅山区的扶贫开发规划。制定科学的规划,是搞好渭北“旱腰带”浅山区扶贫开发的前提。各市县要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当地的致贫因素和贫困状况,选准脱贫致富路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渭北“旱腰带”浅山区扶贫开发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山区的开发和平原地区的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统一安排,按照参与式扶贫方针,加紧制定和完善村级和县乡扶贫开发规划。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