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阶段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秦岭北麓山区的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秦岭北麓山区扶贫开发的基本思路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中、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开发、开放式扶贫的方针,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重点,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推进秦岭北麓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为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
在实际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加大移民扶贫异地开发力度,加快改变特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秦岭北麓山区山大沟深地少,多数地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只有实施移民扶贫异地开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要把移民搬迁作为秦岭北麓山区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按照“陕扶办发〔2002〕31号”《关于加强移民扶贫异地开发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以居住在高寒边远、贫困程度深、生存条件差的特困人口和受灾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坚持“统一规划,自愿搬迁,超前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的形式,切实做好移民扶贫异地开发工作。要认真调查摸底,选准搬迁对象,坚决杜绝“搬富不搬贫”的现象发生。要把移民搬迁工作与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认真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做好搬迁户的后续扶持工作,真正做到搬迁一户,致富一户。
(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建设,努力改善秦岭北麓山区基础设施条件。贫困村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今后一个时期,秦岭北麓山区要按照“强基固本,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全面发展”的原则和参与式扶贫的要求,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切实抓好省上确定的3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建设。缺少耕地,交通困难,是秦岭北麓山区多数乡村致贫的主要因素。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按照“五到村”(电力部门送电到村,水利部门送水到村,计划、交通部门负责道路到村,邮电部门负责邮递、电话到村,广电部门负责广播电视到村)的要求,组织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大力加强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采取综合扶贫的办法,因地制宜地组织实施好产业开发、村容村貌整治等项工作,促进秦岭北麓山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
(三)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努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是扶贫开发永恒不变的主题。各地要坚持扶贫到村到户的原则,大力推行小额信贷扶贫,积极扶持发展以种养业为重点的户办产业,帮助群众建立增收的稳定来源。要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按照“过去有基础,发展有前途,市场有销路,群众能增收”的原则,组织引导群众,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同时,要扶持发展一批以农副产品加工和批发市场为重点的龙头企业项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