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加强秦岭北麓山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陕扶发[2002]3号 2002年8月5日)
各有关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为了加快秦岭北麓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全省“十五”计划和《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的顺利实现,现就加强秦岭北麓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秦岭北麓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
秦岭北麓山区,是我省除陕北地区、秦巴山区和渭北沿山地区之外,又一块比较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秦岭北麓山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是,由于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扶持,加之资源严重短缺,技术文化落后,经济发展不足,自然灾害频繁,目前秦岭北麓山区与全省、全国相比,仍然比较贫困,群众生活还很困难。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秦岭北麓山区未纳入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9县(区)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66.09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8%,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村有330个,占全省贫困村总数的3%。这些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均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是我们今后扶贫开发的重要对象。
加强扶贫开发,不断提高秦岭北麓山区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秦岭北麓山区平均海拔1510米,自然环境恶劣,基础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由于隶属于关中平原各县(区),在“五七”扶贫攻坚期间,一直没有作为全国和全省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目前尚有34.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加强秦岭北麓山区的扶贫开发,我们一定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帮助这些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同时,秦岭北麓山区地域广阔,生物、水力、矿产和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是关中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加强秦岭北麓山区扶贫开发,不仅对秦岭北麓各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关中平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各有关市、县党委和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切实抓好秦岭北麓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
二、进一步明确秦岭北麓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