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铜陵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一)积极促进就业。
  1.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方针,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大力推进“组织起来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退转业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的就业工作。
  2.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全面贯彻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妥善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重点做好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人员的再就业。通过政策扶持引导,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普遍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组织实施“创业扶持工程”,推进创业园区和街道社区组织起来就业实体建设,引导并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基本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各类职业中介行为的监管。建立覆盖各类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制度,完善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录用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加强失业调控,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完善失业预警制度。
  3.加快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完善失业登记、免费就业服务、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等各项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支持并规范各类专业性职业中介和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机构发展。逐步建立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机制,充分发挥社    会各类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
  (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1.加强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培养掌握实用技能的劳动者。充分发挥现有培训资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力争建设1个高标准、专业化、开放式的公共实训基地。尽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学校参与、社会支持、个人努力的职业培训新格局。完善高技能人才政策体系,形成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紧密联系、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并规范民办技工教育发展,建立校企合作的技能劳动者培养制度,提高职业培训教师队伍素质,创新职业培训模式。加强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推动企业职工培训工作,提升职工技能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