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国土资源与环境管理信息化
完善1:5万和1:1万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1:1万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全市地籍数据库。逐步建成全市基础图件库序列,使之成为真正系列数据库,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建设完整的市级环保网,通过卫星地面站加入国家环保网。配合日本无偿援助安庆市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项目,建成市级环境基础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全市环境统计、环境质量、法规标准数据库;开发应用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MIS)、环境地理信息系统(GIS);引入电子信息交换(EDI)和卫星遥感(RS)、辅助环境监测开展远程控制和自动数据采集技术。建设功能化网络平台为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质量预测与预报、环境规划、区域性宏观污染控制策略、污染事故应急指挥等提供决策支持。初步实现环境业务管理、污染源动态管理、排污申报及许可证、环境统计、环境监测等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发布、预警和传输网络化。
基本建成城市环保在线监测和指挥决策系统、绿化信息管理系统、市容环卫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环保网站,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7、公安信息化
建立和完善全市公安通信网和公安信息系统,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提高办公效率和执法水平。
(1)建设和完善全市公安通信网络。完善三级网的建设,延伸四级网,完成县级政法专网的建设。建设和完善350M公安专用移动无线通信系统。
(2)建设和完善全市公安应用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全市刑侦、治安、出入境、交警、消防等业务系统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互联。加强公安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数字化警务信息平台,基本实现公安信息化.
(3)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提高公安机关处置街面案件、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精确打击能力。
(4)加强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障工作。预防和打击计算机违法犯罪,建设和完善公共信息网的监控中心。
8、其它重要领域信息化
积极推进和完善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重要领域信息化工作,力争五年内基本建成交通、财税、保险、旅游、医疗卫生、外经贸、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政法、统计、水利、电力、人口与计划生育、新闻出版、图书档案、地方志等领域网络平台,使信息化在各领域的应用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