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修剪。要及时除掉林木根颈附近和主干上发生的萌蘖新梢,同时进行整枝修剪,加快林木生长量,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木材产出等级。杨树、刺槐、榆树等树种,新植幼树不打头,全部剪掉主干上的大小侧枝,并在生长季节及时进行除蘖和整枝修剪。修剪时要注意剪口贴干、光滑平整,避免形成死节。
(五)防火。要随时清除树木落叶,禁止农作物秸秆堆放在树下或林地附近,杜绝在林地附近焚烧杂草。规模造林地要开设防火线、建设防火道、架设了望塔,配备专、兼职护林队伍和灭火装备,加强巡视,及时发报火警,有效防止林木火灾的发生。
(六)防治病虫。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建立和健全林木病虫防治体系,加强专业预测预报工作,强化疫木安全流通管理,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要开展联防联治,提倡使用生物、植物源和仿生农药,科学和安全使用化学农药。对近几年普遍发生的尺蠖虫害,可在3月底4月初普遍喷洒一次1500倍50%高效氯氰菊酯或1000倍25%灭幼脲3号;对杨扇舟蛾防治,要在5月上中旬和6月上旬普遍喷布两次1000倍25%的灭幼脲3号。
三、保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对林木管护重要性的认识,坚持造管并重。要多层次、多步骤、多形式,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专门会议、电视讲座、宣传标语、科技大集、宣传牌、明白纸等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度、大密度开展林木管护宣传工作,县到乡、乡到村、村到户,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林木管护的重要性,切实了解林木管护技术要点。各级要定期组织群众观摩参观,采取效益对比方式,让群众明白管与不管不一样、管好管坏不一样,高投入才能够带来高产出,调动群众管理管护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愿管、会管、愿投、会投,保证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二)搞活机制,多方共管。坚持“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原则,进一步创新林木管护机制,努力形成多方共管格局。一是群造群管。在林地使用权和树木所有权落实到户的基础上,要同时制定好林木管护计划,对承包造林大户明确林木管护责任,由乡政府和村委会统一监督实施。二是联合共管。条件允许的乡村集体,可以公开选派得力人员组成专职护林队伍,与农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行集体、个人联合管护。三是推行专业化管理。各县市区要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采取先搞试点、逐步推开的办法,组建独立法人、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专业化林木管理管护公司,实行“苗、种、管”一体化,提高管理管护质量,为推进全市用材林产业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