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力推进市(州)级和县(市、区)级新型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构建多功能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承担着县域内教师培训的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等功能,是推进我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建设,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保障。各地要积极推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电教、电大工作站等相关机构的资源整合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构建上挂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下联中小学校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进一步开展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带动和促进全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更好地发挥其多功能、大服务的职能作用。
市(州)级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是我省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的实践证明,各市州教师培训中心在教师教育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加强建设,使之成为我省教师网联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更好地承担起市、州级骨干教师培训和管理指导县、校培训的任务。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把培训者队伍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常抓不懈,落到实处。不仅要花大力气提高其专业水平,转变其培训观念,而且要特别重视其作风建设,树立服务意识,具备专业精神,深入农村,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与一线教师共同成长。
3.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加强校本研修是实施教师网联计划的基础,是现阶段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教师网联要建立与中小学校本研修相互沟通的机制,为校本研修提供便捷宽厚的培训平台和优质高效的资源支持。举办教师教育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机构要与中小学校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本研修的宏观指导和科学管理,将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有机结合,不偏不废,相辅相成。在中小学开展创建 “教师发展示范学校”活动,促进教师学习型团队和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各中小学在校本研修中要高度重视组织和引导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全省每年举办教师读书节专题活动,以此大兴教师读书之风。
4.积极研究开发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选择性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
优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推进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要逐步形成适应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动态开放的、具有四川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体系。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