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实施意见

  二、基本原则
  1.创新原则
  要在充分总结和吸收以往教师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以创新求质量,以创新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按照终身学习的要求,遵循教师培训规律,积极推进教师培训制度、体系、内容、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促进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
  2.集成原则
  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有效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使教师教育系统(人网)、卫星电教系统(天网)和计算机互联网(地网)相融通,实现“三网”系统集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现代高效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
  3.开放原则
  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具备条件的综合大学、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和其他相关教育机构的优势,开发和利用省内外、境内外教师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4.实效原则
  根据我省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各地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三、任务要求
  1.组织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2005-2007三年内,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在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框架下,组织开展全省近60万名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使每个教师每年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规范性培训。具体要求是:
  --新理念培训: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开拓视野,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新课程培训: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进程,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使每位承担新课程教学的教师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培训,并持续帮助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新技术培训: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在我省已经实施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计算机等级检测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及其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努力做到使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普遍接受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