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等级检测工作的力度。
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培训、考核和认证体系,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及教学信息化水平再上台阶。在信息技术培训中,要逐步从技术性培训转到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根据教育部新颁标准,修订《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级检测标准》,完成信息技术培训及等级检测10万人。继续加大“英特尔未来教育”师资培训的力度,沟通“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级检测。
6、加强和改进省级培训工作。
把新课程培训的阶段性任务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增强省级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省级培训在骨干培养、资源提供和模式示范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的省级培训的类型主要有:特级教师培训;特级教师后备人选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青年教师境外研修;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科学素养、师德修养等专题培训。同时,进一步利用省级培训资源优势,加大送教下乡的工作力度,为基层,特别是为乡及乡以下教师的培训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具体安排另发)
7、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工作。
配合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把民族地区教师培训的重点转到学科带头人培训和乡及以下乡教师培训。力求在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批“种子选手”的同时,促进农村教师的快速成长。进一步探索民族地区探索教师培训的新模式。
8、进一步加强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
重点推进在资源整合前提下县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专业化与信息化建设。50%以上的县级培训机构建成远程教室。继续开展合格与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的评估验收工作。与此同时,加强市、州级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建设,促进市、州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
9、认真做好中外合作师资培训项目工作。
做好现有项目,积极争取新设项目,提高我省教师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将中外合作师训工作,纳入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避免“两张皮”和多头培训。要总结项目师训工作经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师训工作水平的提高。
10、积极推动校本研修。各级培训机构要深度参与各中小学的校本研修活动,不仅在专业上发挥引领作用,而且在制度化、日常化建设方面发挥指导作用。组织开展全省中小学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活动,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活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