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进一步加大“减负”工作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减负”工作的五项要求,即: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评价观,不准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指标;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不准小学、初中招生举行选拔考试;坚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准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未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不准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不准按考试成绩排队。同时,各地和学校不得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非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任何竞赛、读书等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采取与学校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承诺书等形式,把“减负”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强宣传,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共同推动“减负”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要重点对辖区内大中城市中小学生的在校和校外学习时间过长、家庭作业过多、休息时间不足、书包越背越重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媒体上公布。对社会反映强烈、屡禁不止的地区和学校,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五、切实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优势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要重视班主任工作,明确每一位教师都有承担班主任工作的责任。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积极主动地承担班主任工作。要把班主任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评聘职称的重要条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班主任待遇。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班主任,要给予表彰、奖励。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师德报告团、师德论坛等形式,广泛宣传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今年,省教育厅将编辑出版反映我省班主任工作、德育经验的成果集。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定期组织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加强班集体建设。要以班主任建设为龙头,带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关心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心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将教书育人的要求融于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少先队和共青团的工作,将团队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规划和督导评估体系,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要认真办好中学生业余团校和高中业余党校,积极开展党、团基本知识教育,在高中学生中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建立定期轮流担任班、团、队干部制度,给更多学生以锻炼的机会,引导学生共同进步。学校党团组织、少先队和学生社团组织要发挥优势,利用学生入队、入团及成人仪式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和班级教育活动,培养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努力营造轻松、民主、活泼、健康、向上的班风、校风。
六、加强中小学生文明习惯教育和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