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川教函[2005]214号)
各高等学校: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衡量高校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同时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与管理工作,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提高高校信息化工作的水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建设大学校园网,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转变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实现教育和教育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同时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来培养学生具有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和行为方式,不仅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制高点,更是提高国民素质水平的基础步骤。因此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的建设、应用与管理,加大建设力度,保证建设经费的投入和运转经费的落实,建立数字化校园必备的软硬件平台;完善机构建设,落实专职人员的编制,保证网络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和安全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提高高校信息化工作的水平。
二、以科学发展观、加大网络与信息化建设力度
根据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不同类型的校园网,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现有的规模、校园网的现状和对网络的实际需求,结合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建设不同类型的校园网,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平台。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遵循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合理利用已有投资,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校园网建设中要兼顾先进性和成熟性,合理利用各方面的投资,既要符合技术发展的趋势,使新投资建设的校园网在五年内不会落后,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又要保证建设的系统运行稳定,尽快发挥作用。
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促进网络建设和运行的良性发展。校园网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校园网建成后的运行和服务任务更加艰巨,在网络设计和建设中,要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和网络服务体系,使网络建成后进入良性循环,产生造血机制,保持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