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倾力打造“世界屋脊、神奇西藏”的西藏旅游主题形象。各级宣传、旅游、文化、出版、外事等部门要高度重视旅游宣传,建立联合促销机制,实施西藏旅游总体“包装”计划。加强对西藏旅游宣传的整体策划,不定期地组织精干力量到国内中心城市举办“西藏旅游精品推介会”。区内广播、电视、图书、影像、互联网站以及平面媒体整体联动,营造宣传声势,开辟多种形式的旅游专栏和专题,提升西藏旅游形象。加大冬季旅游促销力度,提升冬季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完善冬季旅游服务,促进均衡发展。
(二十)积极搞好各类旅游节庆和遗产申报工作。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把拉萨雪顿节打造成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西藏旅游节”,把山南雅砻文化节、林芝大峡谷旅游文化节、日喀则珠峰文化旅游节、那曲羌塘恰青赛马节、昌都康巴文化艺术节、阿里象雄文化节办成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西藏圣地游”节庆活动,推动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等项目的开展。各相关部门和地区要制定详细计划,积极申报世界级和国家级自然、文化遗产以及国家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
七、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二十一)加大政府投入,优先安排旅游建设重大项目。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旅游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依据经批准的景区规划,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重大旅游开发项目,应积极争取列入国家重点工程和专项建设计划。对那些开发前景好、带动作用大的项目,要纳入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优先安排。切实加强农牧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牧区旅游发展条件。
(二十二)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增加旅游发展投入。简化手续,改善服务,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区外信誉好、规模大、实力强的旅游企业,拓宽旅游发展的投融资渠道,逐步建立全社会共同建设旅游产业的投融资机制。金融机构要用好用足国家赋予西藏的优惠金融政策,为西藏旅游发展提供更多的有效信贷支持。
(二十三)加快建设旅游交通网络。围绕“四条环线”、“两大旅游走廊”以及两个跨省(区)旅游区,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拉萨市至各地区、拉萨市至各旅游区以及旅游景区之间的旅游公路等级。改扩建拉萨机场、邦达机场、和平机场,提高运营能力和质量;加快建设阿里机场;积极规划重点景区的旅游机场建设,形成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改善旅游通达条件。加强与民航、铁路等方面的协调,增开国内、国际航线和旅游专列,适时增加旅游包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