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加强奶牛饲草饲料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优质饲草种植技术和全株玉米青贮技术的推广应用,搞好奶牛专用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生产以及奶牛专用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十三)积极培育壮大奶业协会组织。通过立法和政策扶持加快奶业协会发展,使奶业协会成为联接奶农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
八、加快培养奶业高级专门人才
(二十四)各有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要设立与发展奶业相关学科专业。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招生规模,扩大现有专业点的招生计划,加速培养奶业高级专门人才。
(二十五)加强在职技术人员培训。各级畜牧、教育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制定技术人员的培训方案,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科技优势,通过进修、深造等形式,面向在职人员开展岗位培训,传授奶业生产和乳制品深加工等先进科学技术。鼓励科技人员、高校教师深入生产和管理一线,通过传、帮、带等形式,扶持培养一大批一线的业务能手。
九、保障牛奶运输畅通
(二十六)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优先给运送牛奶车辆办理道路通行收费月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减轻其经济负担。对运奶车辆在运奶过程中的违章处理,实行先登记放行事后处理政策,保证鲜奶在我省境内的运输畅通。“绿色通道”有关政策按
交通部等七部委《关于印发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交公路发〔2005〕20号)规定执行。
十、建立奶牛保险制度和奶业风险基金
(二十七)建立奶牛保险制度。各级畜牧主管部门要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开展奶牛保险试点工作;各保险部门要积极配合畜牧部门开展奶牛保险试点,研究探索商业保险参与奶牛保险的机制和办法,切实保障奶牛养殖户与保险机构双方的利益。
(二十八)积极筹集奶业风险基金。在奶牛保险业务未开展的地方,积极尝试奶业风险基金制度。奶业风险基金主要由乳品加工企业赞助、奶牛养殖户投保、财政适当补贴等渠道筹集。奶业风险基金主要用于除国家政策补贴外,因不可抗拒的各种灾害造成奶牛毁灭性死亡从而给奶牛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补助。奶业风险基金由畜牧主管部门和奶业协会共同管理(管理办法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