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老年社会保障关系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是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完善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新格局,构筑老年社会保障安全网。
(一)积极建立养老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在城镇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依法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强化基金征缴工作,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要完善市级统筹,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积极探索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办法,不断增加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合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不断增强社区为老服务的功能,为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在“十一五”期末,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100%。
在农村继续完善土地养老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由村委会负责,大力推广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明确赡养责任,巩固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大力发展农村老年福利事业,村集体建立各种老年福利补贴、津贴发放制度,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探索新途径。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大力推行个人缴纳、集体补助、行政补贴的缴费模式,不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对于已投保的到龄老年人要保证按时足额支付养老金。村委会继续开展养老基地的建设,不断扩大养老基地的覆盖面和规模。
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高龄老人健康档案,并按照年龄段发放不同标准的营养保健费,适当提高百岁以上老人营养保健标准。
鼓励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需求。积极引导老年人转变观念,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养老储蓄,倡导个人储蓄养老。
(二)继续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努力发展老年医疗、保健、康复事业
在城镇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强社区老年卫生工作,增加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措施,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重视老年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康复研究,重视老年心理学研究。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和老年护理、康复队伍建设,广泛组织开展老年自我保健、疾病防治等知识的学习和教育,使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老年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85%,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推进健康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