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运城市委关于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决定
为了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的决定》,圆满完成市二次党代会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结合我市实际,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各级领导干部要紧密结合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党的建设的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把理论学习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与解决我市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2、健全完善各项学习制度。各级党组(党委)中心组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六次,每次学习要围绕一个主题,认真讨论,互相交流,真正把学习内容弄懂弄通。对某些理论性、专业性较强的重大问题,要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不定期作大型辅导报告,解疑释惑,增进共识。每个领导干部每年要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学习三本以上理论和专业书籍,并记好读书笔记,定期进行笔记展评。要建立述学制度,每年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情况检查一次,重点检查领导干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述学情况记入本人档案。党的十七大召开后,要根据省委部署对市管干部轮训一遍。通过学习,推动和促进“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知识型干部”活动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二、强化公仆意识,改进领导作风
3、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领导干部要抓好工作,必须把调查研究作为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既要到工作搞得好的地方总结经验,更要到问题多、矛盾集中、工作难度大的地方研究解决问题。特别是要经常到贫困乡村和困难企业,深入田间地头、车间班组,深入困难职工和农户家中,了解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每个市县领导一年要用三个月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要写一篇有情况、有分析、有见解的调研报告。
4、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从市委常委做起,市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和各个部门,都要联系一个贫困乡(村)或困难企业。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联系点,沉下去、蹲下来,与普通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吃透下情,解剖麻雀,培养典型,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抓点带面,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