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快国企改革。加快推进企业改革步伐,突破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释放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发展潜力,增强发展的动力。重点是做好晋华一厂、锦纶集团、轻机厂等大企业的政策性破产工作,努力做到破产不破业、破产不停产、破产重组、平稳过渡、主业外迁;核心是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心是加大置换职工身份的力度,实现国有资产和国有职工“双退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劳动关系;加快产权多元化和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做好资产重组的文章,力争两年全面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制任务。
第三,扩大内外开放。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非开放则无以引进。我市目前仍处在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发展阶段,资金是我市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因此必须优化投融资环境,扩大内外开放,加大区域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调动全市金融机构的投资积极性,组织银企项目推介会,解决银行选项难、有钱贷不出,企业融资难、有项上不去问题。二是加强与周边省市和沿海,特别是和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的交流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融合。三是加强区域合作,促进晋中太原经济一体化。以太原城市圈为平台,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产业、项目转移的市场无缝链接。四是主动出击,接轨国际,面向世界500强,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提升产业层次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内外资规模和质量。东山各县要抓住能源紧缺这一机遇,以资源换资本、技术、人才、市场,开辟晋中出省的大通道。
第四,鼓励自主创新。注重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装备和产品。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攻关,增强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加工转化等方面关键技术研究,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用于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开发项目补助,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要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工业信息化的步伐。
第五,实施人才战略。要重视技术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技术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而企业家则是整合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稀缺人才资源。所以要完善开发人才、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规定。要采用高薪聘用、效益提成、入股分红、奖励期股等多种方式,吸引企业家到我市创办企业、开拓事业;政府要拨专款积极培育和引进了解产业技术前沿、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驾驭能力的创新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生产技术工人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第六,转变增长方式。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好五个环节。即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生产、社会消费等五个环节。二是重在三个层面展开。在企业层,要鼓励“三废”综合利用,资源“吃干榨净”;在产业层,利用产业链上下联系,发展生态工业园或循环经济示范园;在区域层,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县(区、市),以争取国家、省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三是发展优质节能新型墙材。强化对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管理,限制实心粘土砖使用,鼓励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切实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杜绝“跑、冒、滴、漏”,强化企业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建设节约型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