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晋中市政府关于印发晋中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晋中市政府关于印发晋中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市改革开放、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市委、市政府建设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的战略部署,为更好地推进晋中工业经济的率先发展,促进晋中在山西中部的崛起,特制定晋中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晋中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晋中辖榆次区、介休市和太谷、祁县、平遥、灵石、榆社、左权、和顺、昔阳、寿阳九县一区一市,全市总面积16404平方公里,东部是丘陵山地,占总土地面积的84.4%,西部为盆地平川,占总土地面积的15.6%。市城区距省会太原仅20公里,距空港武宿机场仅14公里。晋中是华北地区铁路运输网络的重要枢纽之一。石太、南同蒲、太焦三条国铁干线由东向南、由南向北贯穿全市,另有阳涉地方铁路,加之77条企业专运线,相互联网、相互补充,形成了全市铁路运输的基本骨架,通车里程达500余公里。

  晋中工业初具规模,呈平川、东山两面布局。平川六县(区、市)以机械、煤炭、焦化、碳素、轻工、纺织产业为主,工业总量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83.5%,其中介休35%、榆次22%(含开发区)、灵石8%、平遥7.1%、太谷6.9%、祁县4.5%。东山五县主要以煤炭、冶金、化工、电力为主,工业总量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16.5%,其中榆社5.6%、左权4.2%、寿阳3.3%、和顺2%、昔阳1.4%。

  工业居于全市经济的主导地位。2005年底,全市共有工业企业4352户,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90亿元,工业增加值167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0%左右。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4。晋中工业在全省11个市中列第7位,占全省总量的6.9%,处于中下游位置。

  全市工业门类齐全,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包括煤炭、焦炭、机械、化工、冶金、电力、食品、纺织、医药等主导产业,共31个行业门类。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行业比重分别是:煤炭32.3%、焦炭22.4%、机械15.4%、化工8.5%、冶金4.2%、电力3.8%、食品3.1%、纺织1.9%、医药1.5%。其中,煤炭、焦炭、机械和化工四大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8.6%。

  工业主要产品产能及产量。煤炭年生产能力达3600万吨(不含汾西),焦炭年生产能力1600万吨,纺机年生产能力12000台,化肥年生产能力140万吨(折标肥),生铁年生产能力135万吨,水泥年生产能力220万吨。

  二、“十五”简要回顾及面临形势分析

  1、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晋中工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和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质量效益持续改善。从总量扩张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5年完成337.7亿元,比上年增长35.6%,比“九五” 期末的106.5亿元翻了一番半,年平均增长25.9%;工业增加值2005年完成1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比“九五”期末33.6亿元翻了近两番,年平均增长28.9%。从效益质量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05年完成3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比“九五”期末92.4亿元增长250.5%;实现利税完成4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比“九五”期末7.5亿元增长433.3%;实现利润完成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是“九五”期末0.77亿元的15.8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7 .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九五”期末64.7%提高62.7个百分点。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