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

  (三)统一提供全市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围绕深化应用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加强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和信息安全保密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和网络失泄密的检查发现能力。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建设。根据网络的重要性和应用系统的涉密程度、安全风险等因素,划分安全域,确定安全保护等级,搞好风险评估,推动不同信息安全领域的安全互联,做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政务信息公开与强化保密工作管理、保障涉密信息安全双赢。

  (四)建立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机制。推进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要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的各类公共资源,节约投资成本,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加快制定全市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及部门建设方案,建立全市电子政务规划项目库。市电子政务主管部门根据全市电子政务规划、标准规范、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和网络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对各部门电子政务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方案进行审核,以保证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效果。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工程监理、验收管理等制度。电子政务项目的运行维护实行机关自管和外包方式相结合。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应使用正版软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五)加强对电子政务督查和绩效评估。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要把对电子政务工作的督促检查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将电子政务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衡量各级各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监察部门要结合行政效能监察,把对电子政务工作的监察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加强监察评估。要采用电子政务监察和绩效评估软件,重点考核各级各部门信息公开、信息更新、信息共享和网上办事责任的落实情况,并定期予以公开通报。科学论证电子政务投资项目,建立电子政务项目的评估模型、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加强电子政务项目的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估管理,对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资金效益、系统运行效率和使用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引入专业咨询机构,对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行第三方评估。

  (六)完善制度和标准保障。围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应用系统、政府网站、信息安全等建设与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强化电子政务规范化管理。强调采用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和国际信息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技术规范,为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支撑。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