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宜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继续抓好以村级道路硬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交通建设,全年投资6.5亿元以上,新建通村水泥(沥青)公路1800公里,确保平原县行政村通水泥(沥青)公路达到75%,山区县行政村通水泥 (沥青)公路达到72%,不断提高对新建农村公路的管理水平。继续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力争全年完成14.39万人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任务。抢抓国家加大农村能源投入的机遇,积极发展农村小水电,新增装机5万千瓦,完成“一池三改”农户3万户,新建改建省柴灶4万户。
  (十一)加强村庄规划和整治。坚持以县级政府投入为主,以村级经济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为重点,加强村庄规划与整治。年内再启动600个村的村庄规划,力争到2008年底完成所有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继续抓好“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建设,着力改善村容镇貌,提高示范村镇的品位和档次。加大省级专项资金补助争取力度,确保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
  (十二)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行节本、省工、降耗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打造以粮食加工增值为基础的农产品转化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秸杆综合利用为内容的农业副产品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发展农村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以动植物互利共生为目的的再循环利用产业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防止土壤污染。进一步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加快发展高效经济林、苗木花卉、林产品加工等林业产业。坚持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土保持“长治”工程和世行贷款项目为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
  三、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强化农业发展科技支撑
  (十三)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制和机制,以技术进村、示范入户为方向,采取多种形式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大力推广轻便型栽培技术、节约型管理技术、循环型种养技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整合市内大中学校、科研机构、民办科技组织等科技力量,对农业产业化重点技术环节、种养业关键技术领域等进行科技攻关,推进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创新。
  (十四)着力提高农机化水平。围绕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机械进茶园、进果园、进菜园。着力推广茶叶加工、果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畜禽渔业饲料加工机械化技术和设备,扎实开展“宜昌市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推进年”活动,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综合效益。鼓励农民购买农机,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补贴范围。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