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5、劳动保障法制逐步健全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的需要,“十五”期间,我区先后制定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规定》、《失业保险实施办法》、《工资支付规定》、《内蒙古自治区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动力市场实施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等法规和规章,为全区劳动保障工作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基本经验
  “十五”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既为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也为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必要条件
  劳动保障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十五”期间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劳动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来抓,并得到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形成全党重视、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保障事业的工作态势,劳动保障工作在困难较大的情况下打开了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基本方向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一切围绕大局,一切服从大局,把劳动保障工作放在党和政府工作的全局中去思考,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中去把握,从城乡一体化和统筹发展的整体中去部署,并且根据改革的力度和进程,处理好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推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努力建立和完善与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搞好劳动关系调整,使劳动保障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在服务国企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必然选择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入手,巩固“两个确保”,加强三条保障线衔接,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积极帮助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参保的劳动者提供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注重保持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深化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和确定市场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政策界限时,比较充分地考虑了劳动者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劳动保障工作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拥护和支持,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也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十一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时期我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有利条件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为实现劳动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将劳动保障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把“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制比较健全”作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劳动关系等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实现劳动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和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时期。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京津冀经济圈加快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为我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据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区国民经济将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下,各种经济成分、经济形式、各类产业都将展现极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善,必将为促进大众创业、扩大就业提供强大的动力,并带来良好的机遇。特别是随着自治区综合实力的明显提高,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