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抓好公用事业和社会服务单位的办事公开。医院、水、电、气、公交等公用事业和社会服务单位都要进一步健全办事公开制度。要紧紧抓住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以公正便民、廉洁高效为基本要求,定期、如实、全面公开。要结合民主评议工作积极总结推广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同岗替代制等行之有效的公开制度和服务措施,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4、抓好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工作的巩固和深化。乡镇(街道)政务公开直接面对基层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整个政务公开的基础。要将多年积累的政务公开方面的经验用制度固定下来,并在简便高效、求真务实上再下功夫。要进一步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决策、热点事项,如财务收支、建设项目、宅基地审批、农民负担等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加以完善。要继续抓好乡镇(街道)基层站所,特别是公安、工商、税务、交通、土地、计生等部门政务公开工作的巩固和深化,促进政务公开工作向社区延伸。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社区)要建立网上政务公开的平台,通过网络公开全天候为广大群众服务。
5、加大行政管理和行政决策预公开力度。各级各部门的重大行政管理和行政决策,在正式决定或办理之前,全面推行预公开制度,要将方案公布于众,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进行调整、完善后,再予以正式公布和实施。
6、加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有关情况的公开力度。各级各部门对工作人员的有关资料必须公开。资料包括:职务、职责、工作情况等内容,促使公务员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依法行使权力,避免越权和滥用职权。
二、拓展政务公开渠道,探索适合各部门工作实际和特点的多样化公开形式
1、全面推行网上政务公开。依托推行电子政务,借助我市在“秦皇岛市信息港”设立的政务公开网页,各级各部门要在不违反保密原则前提下,将行政管理和行政决策的政策、依据、程序、纪律、过程、结果等通过网上公开。各级各部门除了正常应公开的内容外,全部建立网上政策法规库。要在“秦皇岛市信息港”政务公开网页探索建立“公众监督”栏目,提高群众投诉“回复率”和“回复满意率”,实现政府行政与群众监督的良性互动。各级各部门的网上公开项目要在4月底前报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审核备案,经确认后,各部门通过政务公开网页及时更换对外公开项目内容。要注重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四栏、会议、文件等相对固定的公开形式。
2、要进一步强化行政服务中心的政务公开。年内,行政服务中心要向县区全面推进,各县区要参照市里的运作方式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要加大对进驻中心的各级各部门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选择部分单位开展网络审批试点,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将进驻中心各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民主评议考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