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秦皇岛市2005年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具体目标是:
  ----修订和完善154项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做好新增5项秤技术规程的修订和发布工作。强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普及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91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42万亩,新增无公害蔬菜达标村40家;标准化果品基地达到40万亩、标准化畜牧养殖示范小区达20家,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养殖率达65%以上,畜禽产地检疫率达95%。标准化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27万亩。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标生产率达95%以上。
  ----抓好国家规定的28类食品市场准入和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加强老5类和今年7月1日即将实行准入的新10类食品监管;加大新10类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核力度;启动实施新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巩固完善蔬菜、生猪产品市场准入,城市区全面实行猪肉、蔬菜市场准入;四县城关抓好准入试点;抓好果品、水产品的市场试点监测工作,谋划并实施豆制品、熟食(肉)制品的试点准入。
  ----完善蔬菜四级检测网络体系,农药残留检测站(点)达100家,加强和完善肉类、果品、水产品检测中心设施建设。加快水产品快速检测站建设。发挥现有检测机构作用,整合检测资源,定期发布检测信息,指导生产,引导消费。
  ----培育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类典型40家,发展壮大食品生产基地或龙头企业16-20家,做大做强品牌效益,推动食品产业化发展。
  ----全面推行食品进货备案登记和警示退出制度。城市区及四县城关区5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都要普遍建立进货备案登记和索票索证制度,大型农贸市场都要建立经营户诚信档案和先行赔付制度。
  ----完成餐饮企业和食堂卫生量化监督分级管理工作,继续落实百人以上就餐申报制度,特别要加强大中专院校食堂、中小学幼儿园、机关团体、建筑工地食堂和小餐馆的监管。
  三、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食品生产源头管理,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和源头。一是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对现有的154项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做好新增5项生产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使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有标可依。二是强力推进按标生产。蔬菜标准化生产以巩固无公害蔬菜达标村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5511”科技示范工程(即建立50个蔬菜科技示范村,培养500名蔬菜科技示范户,推广10项蔬菜生产配套技术,培训农民达10万人次),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扩大标准化生产的范围,年内无公害达标村总量达到120家,占蔬菜专业村的95%以上,抓好韭菜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年内完成韭菜无公害生产示范村20个,面积达1万亩。要推进畜牧标准化建设、无公害产地认定工作,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5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养殖率达65%以上,优良品种普及率达93%,产地检疫率达97%,屠宰检疫率达100%;果品生产要以巩固无公害果品基地建设为基础,按标准化管理技术,突出抓好100个果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管理为突破口,全力抓好40万亩标准化果品基地建设,使全市果品安全生产尽快上档升级;要全面推行水产品标准化养殖,力争标准化水产养殖面积达27 万亩。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逐渐提高生产者按标生产的意识和技能,扩大标准化种养殖面积。三是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加大生产环境的整治和净化,加大对企业排污的监管,加强对土壤的治理,保证产地环境符合食品安全生产的要求。四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执行有关禁用和限用农业投入品的规定,加强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市场监管,特别要严厉查处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有毒有害物质行为,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五是加强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对各类食品加工企业的主体经营资格和卫生条件进行审核。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QS生产许可证的审核验收认证工作力度。加强对家庭小作坊食品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制定家庭小作坊式食品加工企业管理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本着坚持标准,监控流向与帮管结合的方式,强化监督管理,逐步提升档次和水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