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条 拆迁产权不明确的房屋,拆迁人应当提出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拆迁。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迁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第四十二条 拆迁设有抵押权的房屋,依照国家有关担保的法律执行。
第四十三条 拆迁人应当提供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和住宅设计规范的房屋,用于拆迁安置。
拆迁人用已经使用过的房屋安置被拆迁人的,其房屋的质量应当优于被拆迁房屋的质量,符合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规定的基本完好房标准,并具备供水和供电等基本生活条件。
第四十四条 拆迁住宅房屋的,拆迁人对被拆迁人或者被拆迁的租赁房屋的承租人应当支付搬迁补助费。
(一)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一次性搬迁定居的,由拆迁人按照房屋所有权证登记的建筑面积每平方米不低于8元的标准支付搬迁补助费;
(二)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过渡性搬迁的,按一次性搬迁补助费的两倍计发。
拆迁非住宅房屋的,拆迁人应当向被拆迁人或租赁房屋的承租人支付设备搬迁费、安装费,具体数额由拆迁当事人协商确定;双方协商不成的,由拆迁人负责组织设备的搬迁和安装。无法恢复使用的设备按照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结算。
第四十五条 对被拆迁人或者被拆迁房屋的承租人的安置用房不能一次解决的,可以采取过渡方式,但应当在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约定过渡期限。
过渡期限一般为1年,最长不得超过2年。
第四十六条 被拆迁人或者租赁房屋的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的,拆迁人应当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按照被拆迁房屋所有权证登记的建筑面积结合过渡期限计算。其标准为:
(一)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青龙县、北戴河区、山海关区的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为每月每平方米不低于5元;
(二)海港区、市开发区的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为每月每平方米不低于8元。
实行货币补偿的按上款规定的标准一次性计发6个月的临时安置补助费。
临时安置补助费在搬迁时先预发1年,安置时按照实际过渡期限一次结清。
计算过渡期时不足一个月的按照1个月计算。
使用拆迁人提供的周转用房的,拆迁人不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
第四十七条 拆迁人不得擅自延长过渡期限,周转房的使用人应当按时腾退周转房。
第四十八条 因拆迁人的责任延长过渡期限的,对自行安排住处的被拆迁人或者租赁房屋的承租人,应当自逾期之月起,以本细则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标准为基数,另增加临时安置补助费:
(一)逾期六个月以内的增加25%;
(二)逾期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增加50%;
(三)逾期一年以上不满二年的增加75%;
(四)逾期二年以上的增加100%。
对使用拆迁人提供的周转房的被拆迁人,应当自逾期之月起按本细则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给予临时安置补助费。
第四章 拆迁估价
第四十九条 城市房屋拆迁估价(以下简称拆迁估价),是指为确定被拆迁房屋货币补偿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对其房地产市场价格进行的评估。
房屋拆迁评估价格为被拆迁房屋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不包含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和拆迁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补偿费,以及被拆迁房屋室内自行装修装饰的补偿金额。被拆迁房屋室内自行装修装饰的补偿金额,由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委托评估确定。
第五十条 拆迁估价由具有房地产价格评估资格的估价机构(以下简称估价机构)承担,估价报告必须由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