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赴粤经济技术协作代表团《关于赴粤商谈经济技术协作情况的报告》的通知

  3、商谈了一批新的意向性的协作项目。经过多次反复磋商洽谈,共达成协作项目一百七十八项,并在一些重大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具体内容见纪要)。
  4、扩大了影响。代表团出访前,广东新闻界的同志来湘进行了考察采访,回去后,介绍了湖南不少情况。代表团在粤的访问活动,广东各大报和广播、电视以及部门港澳报纸都作了连续报导。在访问期间,我们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在广州、深圳召开了在粤工作的湘籍人士座谈会,介绍了我省建设的情况,使他们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不少湘籍同志说,过去总觉得湖南经济发展不快,实力不强,听了介绍后,感到家乡不仅资源丰富,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实力,只要坚持这样搞下去,湖南是有希望的。
  (二)
 
 这次赴粤访问的成果不仅体现在达成了一批意向性的协作项目,更主要的是学习了广东改革、开放、搞活的经验,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粤期间,我们参观了一些工厂、农村、商店和贸工农联合体,与部分基层的同志进行了座谈。对广东总的印象是:放得开,搞得活,上得快。上得快是由于搞得活,搞得活又是由于放得开。
  在三中全会前,广东和湖南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差不多,除轻工业总产值广东高于我省外,重工业总产值两省大体相等,农业总产值我省比广东还高一些。但实行改革开放搞活以来,广东经济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在许多方面已远远走在我们前面。去年,社会总产值,广东一千二百八十二亿元,我省只有七百一十三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广东为九百五十六亿元,我省为五百九十一亿元;外贸出口总额,广东为四十二点九亿美元,我省仅六点一七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广东为一千一百一十七元,我省七百九十五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广东为五百四十六元,我省四百三十九元。广东这些年上得快,除中央对广东实行了一些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外,我们体会主要有这么几点:
  第一,广东各级领导思想解放,敢于冲破旧的框框,敢于排除“左”或右的干扰,敢于开拓创新。我们在与广东同志交谈中,感到他们想问题,做决策,定规划,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经济搞活,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在这个前提下,再来研究如何加强宏观指导。凡是看准了的东西,不管是有“左”的还是有右的干扰,他们都始终坚持不懈的抓下去,不走回头路。在这方面,我们是有差距的。例如,我们在研究决策某些问题时,往往从统和管的角度考虑得多,结果总是在收和放上兜圈子,走了一些弯路。
  第二,广东搞活的政策措施灵活。他们在国家总的方针政策指导下,敢于实事求是,采取变通的办法。例如,在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中,他们根据试点的经验,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措施,极大地激发了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显著效果。他们采取灵活政策的目的全在于搞活企业,搞活基层,“放水养鱼,藏富于民”,更好地发展生产。这一点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学习。
  第三,广东从上到下商品经济意识浓,价值观念强。广东的同志介绍说,这几年改革开放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从产品经济转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上来,围绕发展商品经济,更新观念,建立制度,检查工作,考察干部。现在,广东从省到市地县各级选拔使用干部,衡量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所领导的那个地区和单位,商品经济是不是发展了,经济效益是不是上来了,人们的生活是不是改善了。正由于这样,在广东出现了这样一种社会风气,谁会搞商品经济,谁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在广东,内贸部门也从事外贸经营,外贸部门也抓内贸工作,工业部门能经营商业,商业部门也办工厂。生产上去了,货源就多了,市场也就繁荣了。我们与广东同志的接触中,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他们商品经济的观念很强,大家一个心眼地把生产搞活,把经营搞活,千方百计地增加经济效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