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城镇区街工业的决定
(1987年12月12日)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省城镇区街工业有一定发展,但是由于过去“左”的影响,几经折腾,区街工业的基础一直比较薄弱,加上各级对区街工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抓得不力,有关的政策不落实,致使其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发展速度与乡镇企业比相差较远,与先进省市相比明显落后,各市镇之间、区街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
一、充分认识发展区街工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长期以来,有些同志视区街工业为“角落经济”,是“婆婆姥姥的事,敲敲打打的活”,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无关大局,因而不注重它的发展,没有下大力气去抓。全省78个县城关镇年产值过千万元的只有12个,3000多个居委会有2/3以上没有办工业企业。要使区街工业较快地发展,必须首先从认识上来一个转变。区街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繁荣市场,丰富和方便人们生活;对于支援农业生产,推动小城镇建设;对于安置待业人员,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对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四化建设积累资金,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区街工业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全民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不可能太快,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意发展城乡集体工业。区街工业具有点多面广、投资少、见效快、容纳劳动力较多等优点,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一定要克服区街工业无关大局的片面观点,充分认识区街工业的积极作用和巨大潜力,在发展城市大工业和农村工业的同时,把区街工业的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没有办工业企业的街道和居委会应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办起来,已经办起来的要办得更好些,使区街工业在近期内有一个新的突破,“七五”期间全省争取每年递增20%以上。
二、逐步走出一条发展区街工业的路子。我省区街工业目前虽然基数小、水平低,但多年来在曲折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涌现了一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生产经营搞得好的先进单位,给我们引了路子。我们要认真吸取历史经验,总结新鲜经验,并且善于借鉴乡镇企业发展的经验,逐步走出一条效益较好、发展速度较大的新路子。根据区街工业多年的实践,其生产经营方向应为大工业配套服务,为支援农业服务,为人民生产需要服务,为城市建设服务。在起步时可以多搞拾遗补缺的产品和城乡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小商品。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市场需要什么就搞什么,能搞什么就搞什么。一方面要把现有的3300多个企业进一步办好,提高效益,挖掘潜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生产,使更多的优秀产品、新产品、拳头产品涌现出来;另一方面要继续广开生产门路,使还没有办工业的2000多个居委会都能把工业办起来,扩大网点。发展区街工业,既要讲经济效益,又要讲社会效益,把两者统一起来,多办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以安置更多的人就业。要充分利用城市的优势,加强同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争取他们在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发展区街工业一要依靠群众,发动全体区街干部和居民都来关心区街经济,依靠他们的力量解决资金、场地、技术和原材料问题。地处农村的小城镇,还应注意借助农民的力量,把农民的资金和农村的能人吸引过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起用能人办企业,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加强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搞活。办区街工业要注意保护城镇环境,那些噪音、废水、废汽、废渣污染严重而一时无力解决和处理的工业,宁肯不办,也不要加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