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统筹管理服务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京劳筹发字[1992]242号 1992年7月6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统筹管理服务经费的财务管理,维护财经纪律,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市各级职工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养老保险机构)及经管,使用管理服务经费的部门、单位,都必须执行本制度。
第三条 劳动部门所属的养老保险管理机构是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其管理服务经费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提取,具体提取比例由市退休基金统筹办公室提出,经市财政局审核,报市退休费用统筹管理委员会批准。
第四条 市级养老保险机构,按照委员会批准的比例统一提取管理服务经费,并以“保证需要、统筹安排,厉行节约”的原则,按一定比例分为三项经费管理,即管理经费、服务经费和专项经费的管理。
第五条 市级养老保险机构,将统一提取的管理服务经费,按会计制度规定在“管理费收入”科目中登记入账。其利息在“利息收入”科目中登记入账。
第六条 全市管理服务经费实行预决算管理。各级养老保险管理机构,要严格执行批准的年度预算,严格开支范围,遵守发放标准,专款专用。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审计、银行、工会的监督。
第七条 从事管理服务经费管理的财会人员,要认真履行《
会计法》和《
会计人员职权条例》所明确的职责、赋予的工作权限,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会计制度。对于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欺骗上级等违法乱纪行为有权拒绝执行,并向本单位领导或上级机关、财政部门报告。会计人员对于违反制度、法令的事项,不拒绝执行、又不向领导或上级机关、财政部门报告的,应同有关人员负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