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整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不合理支出的增长。省级财政压缩支出的原则是:在坚持确保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规定的各种专项支出,确保工资套改政策增支的前提下,取消1993年到期的各种专项支出,其余专项支出一律压缩15%。总体措施是坚持六字方针:“收、保、压、抵、顶节”。即力争多收,超收;在预算执行中确保工改政策规定的部分,保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政策性支出;压缩专项支出,压缩人车会开支,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计划外非生产性建设;鼓励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创收,摸清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情况,确定抵支数额,做好以收抵支;狠抓周转金回收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并安排部分资金用以抵顶支出;节减一切节减的支出,提高增收节支水平。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按照这一精神和原则,研究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措施。所有支出都要与完成财政收入挂钩。凡是有创收的行政事业单位都要把替代财源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财政部门在下达预算的同时下达抵支指标,拨款时将全年抵支任务按月在预算中扣减。同时,支出要与还款挂钩。要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严格控制行政事业人员的增长,对超编的人员,财政一律不拨公用经费。
四、切实抓好工资兑现工作。各地要认真贯彻四月份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兑现工作紧急会议和鄂政发[1994]60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工资兑现的四条基本原则,立足自力更生解决好工资兑现问题。各级财政要千方百计,首先保证套改增资基本部分全额兑现。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资金来源,严格按预算级次办理,本级增资由本级负担。工资四个基本部分以外的,无创收的行政机关可根据财力情况逐步到位,有创收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均由单位创收抵支,自己解决。
五、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各地各部门要坚决按照省政府53号令的要求,把预算外资金纳入到统一管理的轨道上来。各级财政部门要找准突破口,探索财政综合平衡的路子,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缓解预算内资金紧张的矛盾。
六、强化周转金管理,努力盘活资金存量。周转金是财政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各地要加强周转金的管理和回收工作,盘活用好这部分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对过去投放的周转金,回收率要在去年基础上提高20%-25%;各地收回后,省财政暂不上收,仍由各地继续使用。今后对省设周转金的占用费,省财政给地方一部分。对各种财政借款,要抓紧催收还款,到期不还的,财政部门要抵扣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的经费。对过去拨出的专款要进行清理,没有用到指定专项上的专款要采取措施收回,今后的专款拨付和使用要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