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布《海口市出售公有住房办法》的通知

  (三)与确认了资格的申请买房人签订《海口市公有住房买卖协议书》;
  (四)售房单位在申请买房人按《海口市公有住房买卖协议书》规定的时间付清全部房款或首期房款后,分别出具“已付清房款”或“已付首期房款”的证明;
  (五)售房单位持下述材料,到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所统一办理房屋买卖过户手续后,统一在市房产管理局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和领取房屋所有权手续:
  (1)市房产管理局出具的产权来源证明;
  (2)《海口市公有住房买卖协议书》;
  (3)已付清房款证明;
  (4)买房人身份证;
  (5)住房分户平面图。
  分期付款的,须在付清全部房款后,才能按本条第(五)项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 房屋买卖手续费可适当优惠,由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所按房屋实际售价的0.8%收取,买卖双方各负担一半。
  房屋所有权登记费按有关规定收取。
  第二十二条 职工以市场价购买的公有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可依法进入市场,按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收入归个人所有。
  职工以成本价购买的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住用5年后可以依法进入市场,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所含土地收益和按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收入归个人所有。
  第二十三条 职工在1993年12月31日前按原标准价购买的住房,其产权比例按60%计。在付清房款后满五年,允许出售或出租,原产权单位有优先购买权和租用权。售房或租房收益在扣除有关税费和补交售房或租房时政府公布的出让地价款后,增值部分按产权比例进行分配。
  经购房人申请,也可按本办法规定的成本价和折扣办法重新计算,在补足房价款及利息后,原购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并按规定发给房屋所有权证。
  标准价房不得改变房屋用途。
  第二十四条 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在购房款付清后,即取得房产权,并发给《房屋所有权证》。拥有部分产权的,应在《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购房上的产权份额。
  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后,产权单位应终止与该职工的住房租赁关系,职工及其家庭成员所在单位停发住房补贴。
  第二十五条 购房者在未付清购房款期间调离本市、出国定居或逝世的,由其继受人或继承人继续付款。原购房者和继受人或继承人不需要该房屋的,可退交原出售单位,单位应将已付房款扣除房租与已付房款利息的差额后退还给职工本人或其继承人,已付房款利息按同期银行规定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如购房者逝世无继承人,由房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接管,其未交清的购房款,由接管部门补交,任何人不得侵占。
  职工在付清房款后未满五年需出售房屋的,只能按原购房价格退给原产权单位,并补交租金与购房款利息的差额,购房款利息按同期银行规定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
  第二十六条 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后,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房产管理机关的有关房地产政策、法规,凡购买面积范围之内所发生的维修费用,一律自理。
  第二十七条 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以贱价出售公有住房的,由省、市房改办责令限期改正,可按所得房价款2倍以下处以罚款,并提请其上级主管部门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付清购房款后住用不满五年而擅自出售、出租或变相出售、出租购买的公有住房的,原售房单位应收回擅自出售的住房或向出售人追缴其原购房价和市场价的差额部分,责令出租人中止租赁,由省或市房改办对出售(租)人处以房价款或租金收入的1至2倍罚款。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海口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3年11月22日发布的《海口市出售公有住房暂行办法》停止执行。

  附件一:

海口市一九九四年度公有住房售价表



                            单位:元/平方米

  ------------------------------------
  | 年  | 售房成本价       | 售房市场价         |
  |    |-------------|---------------|
  | 度  | 混 合  | 框 架  | 混 合   | 框 架   |
  |----|------|------|-------|-------|
  |1994  |846.00   |916.00   |1630.00   |1780.00   |
  |----|------|------|-------|-------|
  |1993  |829.08   |897.68   |1597.40   |1744.40   |
  |----|------|------|-------|-------|
  |1992  |812.16   |879.36   |1564.80   |1708.80   |
  |----|------|------|-------|-------|
  |1991  |795.24   |861.04   |1532.20   |1673.20   |
  |----|------|------|-------|-------|
  |1990  |778.32   |842.72   |1499.60   |1637.60   |
  |----|------|------|-------|-------|
  |1989  |761.40   |824.40   |1467.00   |1602.00   |
  |----|------|------|-------|-------|
  |1988  |744.48   |806.08   |1434.40   |1566.40   |
  |----|------|------|-------|-------|
  |1987  |727.56   |787.76   |1401.80   |1530.80   |
  |----|------|------|-------|-------|
  |1986  |710.64   |769.44   |1369.20   |1495.20   |
  |----|------|------|-------|-------|
  |1985  |693.72   |751.12   |1336.60   |1459.60   |
  |----|------|------|-------|-------|
  |1984  |676.80   |732.80   |1304.00   |1424.00   |
  |----|------|------|-------|-------|
  |1983  |659.88   |714.48   |1271.40   |1388.40   |
  |----|------|------|-------|-------|
  |1982  |642.96   |696.16   |1238.80   |1352.80   |
  |----|------|------|-------|-------|
  |1981  |626.04   |677.84   |1206.20   |1317.20   |
  |----|------|------|-------|-------|
  |1980  |609.12   |659.52   |1173.60   |1281.60   |
  ------------------------------------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