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业
主要指标: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安排增长13%,产销率达到96%以上,利税增长12%;争取在提高经济的结构效益、规模效益、科技效益和管理效益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1、全年安排技改投入140亿元,在继续抓紧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小巨人企业发展计划”、启动“轻纺工业振兴计划”、重点抓好“双加工程”的同时,下大力振兴电子工业,增加技改投入,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高起步对传统工业实施改造。(省计委、经委、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一轻局、二轻局、纺织工业总公司、电子工业总公司)
2、突出抓好60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和100家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及500家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水平先进、产品分级上档的改造项目。(省经委及相关部门)
3、加快“巨人工程”建设,从全省五大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中选择60家进行启动。省里集中力量扶持15至20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争取进入全国“500强企业集团”行列。(省经委及相关部门)
4、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选择市场覆盖面大,经济效益好的名优产品,采取集中投入,集中改造和改革的办法,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启动50个新的重大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同时,继续抓好面上4500项新产品开发项目。(省经委)
5、加强主要生产要素的合理调度,重点支持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企业的生产、(省经委、电力局、工商银行)
6、多层次开拓市场,抓好企业自营出口建设,采取工贸联合、工商联合、委托经营等办法,积极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省经委、外经贸委、机械工业厅)
7、落实和完善鼓励销售的政策,对有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给予重奖,努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销售队伍。(省经委)
8、深入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进一步落实扭亏目标责任制,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包户扭亏制度,重点抓好亏损大户和亏损行业的扭亏工作。(省经委)
9、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省监察厅、审计厅)
三、控制物价、抑制通货膨胀
1、抓紧建立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和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省级储备制度及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省计委、财办、财政厅,物价局)
2、抓好粮食、棉花、食油、猪肉、蔬菜和化肥等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和整顿。(省体改委、财办、粮食局、供销社、工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