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财政局关于下发企业建立内部财会管理制度需向财政部门上报备案内容的通知

  5.预提费用的管理制度包括预提范围、计算方法、核算期限、方法。预提费用需跨年度使用的,应报财税机关批准。
  6.计入长期应付款核算标准及核销办法,应报财税机关备案。
  三、成本类
  1.企业制定的划分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以及制订的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应上报财税部门备案。
  2.选择成本计算办法。成本计算是否合理、科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的真实性和业绩计量的准确性。可选择的成本计算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等,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
  3.确定产品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A.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B.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C.约当产量法;D.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E.定额比例法。上述方法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特点进行确定。
  四、损益类
  1.收入方面
  (1)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确认收入的原则(特别是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产品的企业确认收入的原则),以及企业的一些收入,如不转入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核算的范围的应上报财税机关备案。
  (2)发生销货退回、销售折让和折扣的账务处理,应上报财税机关审批。
  2.期间费用管理方面
  (1)差旅费标准。差旅费自定标准,以及实行包干办法的企业应当上报主管财税机关备案。
  (2)业务招待费超支的列支办法。企业业务招待费可根据《两则》、《两制》标准进行控制使用。但企业由于经营业务的拓展,业务招待费超控制数使用的应在列支成本费用前,报财税机关备案。
  (3)利息分摊办法。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利息支出,应列入财务费用,由于各种不同的渠道筹资,用途的不同,使企业利息分摊至费用的办法有所不同,企业一旦确定利息分摊办法,应报财税机关备案。
  (4)技术开发费列支办法。根据《两则》、《两制》规定,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新产品费用可直接列入管理费用。企业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列支的情况,升降原因以及总公司集中处理的技术开发费办法的,应上报对税机关备案。
  五、所有者权益类
  利润分配的管理制度。(1)对盈余公积、公益金的提取,及分配办法,具体用途、核算等。(2)未分配利润的管理以及弥补亏损的办法。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