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劳动局关于印发《1997年度区县
劳动工作综合考核目标》的通知
(京劳办发[1997]67号)
各区、县劳动局:
为全面完成我市1997年各项劳动工作任务,我局根据全市劳动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1997年度区县劳动工作综合考核目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年终我局按《北京市劳动工作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京劳办发(1996)150号)对区、县劳动局工作进行考核。
1997年4月14日
附件:
1997年度区县劳动工作综合考核目标
------------------------------------------------------------
|项 目| 考 核 内 容 |分值|自评分|处室打分|备注|
|---|---------------------------------------|--|---|----|--|
| |1.各区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本地区所属企业有就业要求的下 | | | | |
| |岗待工人员登记率达95%以上;持证人员再就业率达80%以上;失业人员再 | | | | |
| |就业率达60%以上。 | | | | |
| 就 |---------------------------------------|--|---|----|--|
| 业 |2.协助指导辖区内托管试点单位下岗待工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再就业率达 | | | | |
| 与 |85%;协助做好辖区内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分流安置率达85%。 | | | | |
| 职 |---------------------------------------|--|---|----|--|
| 业 |3.按要求完成就业与失业抽样调查工作,调查表准确率在95%以上;5月底和 | | | | |
| 技 |11月底前分别完成对困难职工的摸底调查,准确率达到98%;按要求报送停 | | | | |
| 能 |产半停产企业情况报表。 | | | | |
| 开 |---------------------------------------|--|---|----|--|
| 发 |4.对申请各项促进就业经费,严格按有关规定审核把关,差错率不超过1%。 | | | | |
| ∧ |---------------------------------------|--|---|----|--|
| 45 |5.求职人员职业指导率达到70%以上;职业介绍成功率达到30%以上;监察、 | | | | |
| 分 |取缔辖区内非法职业介绍机构达到100%。 | | | | |
| ∨ |---------------------------------------|--|---|----|--|
| |6.职业介绍信息联网上传信息: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海淀、丰台达到 | | | | |
| |5000条以上,其中用人信息达到600条以上,其它区县达到2000条以上,其中 | | | | |
| |用人信息达到100条以上。 | | | | |
| |---------------------------------------|--|---|----|--|
| |7.辖区内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办证率达到95%以上;从劳务基地招收的外地劳 | | | | |
| |动力达到80%以上;本区县用人单位使用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总量不超过市政 | | | | |
| |府下达的指标。 | | | | |
|---|---------------------------------------|--|---|----|--|
| |8.按要求完成1997年度市劳服管理中心下达的新发展劳服企业、新安置有关 | | | | |
| |人员、发放优惠卡、劳服企业经营总收入和实现利润指标。(附后) | | | | |
| |---------------------------------------|--|---|----|--|
| 就 |9.按要求组织辖区内失业人员、下岗待工人员进行职业指导培训,并发给《职 | | | | |
| 业 |业指导培训卡》,培训率达到95%;对领取《北京市企业下岗待工证》、《北京市 | | | | |
| 与 |城镇失业人员求职证》的人员依据岗位需求情况开展转岗、转业培训,培训率 | | | | |
| 职 |达到80%,培训推荐就业率达到80%;区、县劳动局所属“定点校”完成1997 | | | | |
| 业 |年的承诺指标,培训后推荐就业率不低于90%。 | | | | |
| 技 |---------------------------------------|--|---|----|--|
| 能 |10.引导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向高技术、高技能方向发展,使区县所属企业职工 | | | | |
| 开 |培训面达到50%以上;加大对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本区、县属企 | | | | |
| 发 |业技术工人中高级工、技师的比例在1996年的基础上分别提高1%;结合地 | | | | |
| ∧ |区特点,在组织参加全市职业技能竞赛的同时,组织一次本地区的职业技能 | | | | |
| 45 |竞赛活动。 | | | | |
| 分 |---------------------------------------|--|---|----|--|
| ∨ |11.加强对外地进京务工人员的培训,年底前,本区域内经批准使用的外地来 | | | | |
| |京务工人员60%以上经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 | | | | |
| |---------------------------------------|--|---|----|--|
| |12.依据《职业教育法》、劳动部的有关规定和《北京市在61个技术工种实行持 | | | | |
| |证就业,持证上岗的办法》,对持证就业持证上岗、建立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等 | | | | |
| |重点问题配合全市组织一次区域性的检查。 | | | | |
|---|---------------------------------------|--|---|----|--|
| |13.继续扩大社会保险统筹覆盖面,重点做好中央在京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 | | | |
| |尚未参加统筹的市属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加社会保险统筹工作, | | | | |
| |年底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覆盖面达到90%;大病统筹覆盖面达到80%。 | | | | |
| |---------------------------------------|--|---|----|--|
| |14.继续强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大病统筹基金的收缴工作,年底前三项统 | | | | |
| |筹基金收缴率均达90以上。 | | | | |
| 社 |---------------------------------------|--|---|----|--|
| |15.各区县至少选择1—2所定点医院进行医疗费结算方式的改革,实现经办 | | | | |
| 会 |机构与定点医院直接结算,事后结算,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 | | | |
| |---------------------------------------|--|---|----|--|
| 保 |16.继续开展对本区县定点医院的监督检查工作,对违反大病统筹管理规定、 | | | | |
| |不合理施治的问题,要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取消其定点医院资格。 | | | | |
| 险 |---------------------------------------|--|---|----|--|
| |17.实施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制度,按规定时间打印下发个人帐户结算单, | | | | |
| ∧ |公布职工个人缴费情况;年底时在职职工数据库呈时点状态;实现全市企业 | | | | |
| 32 |职工个人帐户的正常转移。 | | | | |
| 分 |---------------------------------------|--|---|----|--|
| ∨ |18.按要求年底前完成养老保险基金缓欠缴的核对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项基 | | | | |
| |金的预、决算工作;做好三项基金的正常缴拨工作。 | | | | |
| |---------------------------------------|--|---|----|--|
| |19.完善养老保险信息网络建设,保证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网络正常运转。 | | | | |
|---|---------------------------------------|--|---|----|--|
| |20.督促、指导尚未依照《劳动法》和市政府1995年第1号令的规定签订劳动 | | | | |
| |合同的乡镇、私营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年底前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 | | | | |
| |度。 | | | | |
| |---------------------------------------|--|---|----|--|
| |21.指导企业做好劳动合同期届满职工的续签和终止劳动合同的工作。 | | | | |
| 劳 |---------------------------------------|--|---|----|--|
| 动 |22.做好依法审查集体合同工作,并按规定汇总报表上报市劳动局。 | | | | |
| 关 |---------------------------------------|--|---|----|--|
| 系 |23.妥善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确保本区县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的劳动争 | | | | |
| 与 |议案件的结案率不低于95%。 | | | | |
| 监 |---------------------------------------|--|---|----|--|
| 察 |24.按照《北京市劳动年检暂行办法》的规定,5月底以前完成对辖区内用人单 | | | | |
| ∧ |位的劳动年检工作;对用工单位的抽查数不得少于辖区内参加年检用人单位 | | | | |
| 26 |总数的1/3。 | | | | |
| 分 |---------------------------------------|--|---|----|--|
| ∨ |25.主动监察辖区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的情况,全年检查用人单位的数 | | | | |
| |量不低于1996年;查处举报案件结案率达到95%以上。 | | | | |
| |---------------------------------------|--|---|----|--|
| |26.按市劳动局统一部署,完成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情况大检查的各项 | | | | |
| |任务。 | | | | |
|---|---------------------------------------|--|---|----|--|
| |27.继续加强对企业工资总量的宏观调控,按要求编制本地区97年度弹性工 | | | | |
| |资计划,于4月底前报市劳动局。同时健全对本地区弹性工资计划执行情况 | | | | |
| |的监督检查制度。 | | | | |
| 工 |---------------------------------------|--|---|----|--|
| 资 |28.落实《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制度,按要求对企业工资总额进行审核(备案) | | | | |
| 管 |签章,并按时将审核情况汇总上报市劳动局。 | | | | |
| 理 |---------------------------------------|--|---|----|--|
| ∧ |29.坚持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制度,按要求做好所属企业工资内外收入大 | | | | |
| 14 |检查工作,重点治理不合法、不合理的工资外收入,并按时将检查结果上报市 | | | | |
| 分 |劳动局。 | | | | |
| ∨ |---------------------------------------|--|---|----|--|
| |30.按要求做好96年工效挂钩的清算和97年核定工作,于8月底前将汇总表 | | | | |
| |报市劳动局。 | | | | |
|---|---------------------------------------|--|---|----|--|
|劳动安| | | | | |
|全 |31.按要求完成1996年度劳动安全综合考核目标(附后)。 | | | | |
|(40分)| | | | | |
|---|---------------------------------------|--|---|----|--|
| |32.行政执法行为符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没有发生违法的行政执法行为; | | | | |
| |行政执法中使用规范的执法文书,行政执法案卷合乎规范规定。 | | | | |
| |---------------------------------------|--|---|----|--|
| |33.承担行政复议、应诉、听证工作合乎规范规定;按规定及时报送行政处罚 | | | | |
| |统计数据。 | | | | |
| |---------------------------------------|--|---|----|--|
| |34.申报工人单调进京材料齐整真实;按时完成市劳动局下达的安置工人任 | | | | |
| |务。 | | | | |
| 其 |---------------------------------------|--|---|----|--|
| |35.强化劳动统计的综合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明确统计工作负责人;认真执 | | | | |
| 他 |行市劳动局制定的劳动统计报表制度,所有报表均从计算机网络上传递,并 | | | | |
| |按要求报送软盘,统计数据准确率达98%;全年报送劳动统计分析报告不少 | | | | |
| 工 |于两篇。 | | | | |
| |---------------------------------------|--|---|----|--|
| 作 |36.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全年报送调研报告5篇以上,每篇不少于3000字。 | | | | |
| |---------------------------------------|--|---|----|--|
| ∧ |37.全年被《北京劳动》采用稿件:区不少于10篇、县不少于6篇;完成市劳动 | | | | |
| 43 |局下达的1998年《北京劳动》征订任务。 | | | | |
| 分 |---------------------------------------|--|---|----|--|
| ∨ |38.全年向《北京劳动报》投稿:城8区不少于30篇,郊区县不少于10篇;各 | | | | |
| |区、县每季在北京电视台上一条劳动工作的宣传报导消息,全年4条。 | | | | |
| |---------------------------------------|--|---|----|--|
| |39.做好信息工作,全年被市局采用的信息:城8区不少于28条,郊区县不少 | | | | |
| |于25条。 | | | | |
| |---------------------------------------|--|---|----|--|
| |40.信访工作手续完备,对市局转请处理的信访问题,按要求回告处理结果, | | | | |
| |信访办结率全年不低于98%。 | | | | |
| |---------------------------------------|--|---|----|--|
| |41.按要求完成市劳动局临时布置的各项任务。 | | | | |
|---|---------------------------------------|--|---|----|--|
|合 计| | | | | |
------------------------------------------------------------